说方言吃烩面 哈萨克斯坦留学生变“河南妮儿”

来源: 浙江日报
2024-07-06 05:04:39

  中新社郑州7月5日电 题:说方言吃烩面 哈萨克斯坦留学生变“河南妮儿”

  中新社记者 韩章云

  “啥?”“咋了?”“中!”地道的河南方言常挂在嘴边,哈萨克斯坦留学生王宁(Aigerim)说中文时透着一股河南味儿,她也因此被同学们称为“河南妮儿”。

  今年28岁的王宁来自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目前是郑州大学河南医学院的一名博士研究生。今年暑期以来,她几乎天天泡在实验室做实验、写论文,为明年毕业而努力。

  受在中国武汉留学的姐姐影响和对中国的向往,2016年,王宁在哈萨克斯坦完成本科学业后来到中国求学。

  “姐姐说中国是我们的邻居,有悠久的历史,有很多好吃的美食。”王宁向中新社记者介绍,来中国是她在儿时就种下的一颗情感“种子”,“我出 生在哈萨克斯坦与中国交界的城镇。小时候,父母常在晚上指向中国的方向让我看中国城市的灯光,那时就觉得中国并不遥远,想去看一看。”

  在中国生活多年,王宁渐成“中国通”,会说流利的中文,爱吃甜食的她对月饼、元宵和粽子一见倾心。热衷旅行的她去过中国很多城市,武汉、西安、成都、杭州、深圳……每座城市的特色她都了然于心。在河南郑州的学习和生活让王宁觉得舒心,“这里干爽的风,和我的家乡很像”。

  王宁说,异国求学难免想家,但在郑州,她可以感受到很多与阿拉木图相似的地方,比如气候上都是少雨、四季分明;饮食上,两地都有丰富的面食,让她能吃到家乡味道,抚慰思乡情。

  “郑州的馒头、拉面、鸡蛋饼,和我家乡的一些食物很相似,饮食上我完全能适应。”河南特色美食也是王宁的“心头好”,在郑州的这几年,她学着本地人的方式早上喝胡辣汤、中午吃烩面。

  王宁很喜欢春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她表示,哈萨克斯坦也有类似的节日将亲人团聚在一起,吃特定的节令食物,“哈中都有重视家庭、期盼家人团聚的文化传统,这一点是相通的”。

  繁忙的学习之余,在郑州来一次City Walk(城市漫步)是王宁的解压“法宝”。在郑州商城遗址、二七纪念塔了解郑州的前世今生,在嵩山少林寺圆武侠梦,在黄河畔听炎黄二帝故事……

  和游览城市风光相比,王宁更喜欢郑州浓浓的人情味儿。

  “我的邻居、送快递的小哥、经常光顾的店铺老板,他们对我很关照,有好吃的总邀请我尝一尝,这让我觉得我不是一个人。”也正是和这些普通人频繁地交流,在郑州的这几年,王宁的中文说得越来越有河南味儿。

  再过一年,王宁就毕业了,她希望能为哈中民间友好交往作些贡献,“现在哈萨克斯坦学中文的孩子有很多,我很乐意教更多的人学习中文,帮助他们了解中国”。(完)

  他阅读大量业务书籍,熟练掌握各种防爆知识和炸弹的拆解步骤;为锻炼手指力量,他一遍遍练习用筷子挟钢珠,甚至吃饭时都是吃一口饭夹一颗钢珠;每进入一座建筑物,他总会下意识地在想“犯罪嫌疑人如果藏炸弹,会藏在哪”。为成功拆解爆炸装置,贺丽远每天都将拆解步骤在脑海里过100遍,每年就是36000多遍。

  一片茶叶如同助推器,打通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激发茶产业发展活力。记者发现,“白叶一号”已在普安县广泛种植,种植面积达1.3万亩。4年来,普安县不仅建成“白叶一号”茶产业园,还将茶产业作为“一县一业”来打造,将茶园总面积拓展至18.3万亩,并在技术提升、品牌打造上下功夫,茶叶综合产值接近17亿元。普安县主要负责同志说:“以专业技术模式、产业经营门路和绿色发展理念为后盾,茶叶正在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新引擎。”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0/27/2407771238786501319.jpg" alt="" />

  <strong>第一个信号:</strong>

  不过,在日本这波旅游业的复苏中,鲜有日本旅游业最大的海外市场中国游客的身影。“我们最想要中国游客,”一位曾多年担任中国赴日团队游的日本地接告诉第一财经,“过去三年没有中国游客的身影,我都快忘了如何接待中国游客了。”他继而表示,据观察,对中国游客依赖度较高的药妆店、家电卖场的人气还没有显著恢复。

  若放眼整个行业,家乐福的境遇并非个例。近年来,麦德龙中国、乐购等主打大卖场的连锁超市接连“卖身”。与此同时,各地大卖场也屡屡传出关店消息。

孙琳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