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言京杭大运河发展的“未来式”

来源: 台海网
2024-06-18 01:19:35

  中新网杭州6月17日电 (钱晨菲)17日,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暨2024中国大运河文化带 京杭对话活动开幕式在杭州大运河杭钢公园举办。回顾十年成果的同时,如何继续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宝贵遗产?专家建言其发展的“未来式

  江南北国脉相牵,隋代千年水滢涟。作为一条贯通中国南北水运的大动脉,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从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运河之本,在于航运。

  在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原总工程师吴澎看来,从古至今大运河的核心价值并没有改变,大运河协调南北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的不平衡,带动沿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繁荣,而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更要构建分工明确、低碳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目前,航运发展与交通、产业、人口、城市化建设互相作用,形成了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南段两岸日益繁荣的局面。而在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同样具有巨大的货运需求。

  “如果全线通航,通过协调推进水上旅游客运与货运的相互促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与现代大运河全面提质升级的密切融合,可充分展示大运河的悠久历史文化和强大生命力。”吴澎说。他期盼,在不久的将来,能够乘坐现代游船从北京直达杭州。

  运河之魂,在于文脉。

  放眼下一个十年,聚焦可持续发展和利用的同时,挖掘文化内涵、讲好运河故事同样重要。

  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建议,在更大深度上对运河文化进行挖掘,多以京杭对话等活动为媒加强运河文化的交流和推广,使其成为显著的文化标杆。

  “要让流动的运河文脉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就要弄清楚年轻一代的兴趣点。除了总结回顾大运河过去的辉煌,我们也需要关注‘00后’对大运河的期许和诉求是什么、如何让下一代爱上大运河,此方面需要社会学家、文化学者进行充分的推断和论证。”陈振濂说。

  同时,他提及,传承文脉需要载体、需要创新模式。例如书法就是很好的载体之一。作为文字艺术,书法可以记载人们对运河文化的思考。未来,运河沿线的艺术家们也可以在此方面进行更多尝试。(完)

  余海波介绍,自己的收入水平适用个税税率为10%,“我准备第一年往个人养老金账户放够12000元,退休领取时,即使要做递延纳税,10%与3%之间也有7个百分点的税率差,我仍可节税840元。假如我每年都能顶格放12000元,连续缴存30年,就能享受25200元的税收惠差。此外,我还能从个人养老金账户的理财产品中获取长期投资收益,这个年化收益率很可能也比3%高,即使考虑通胀也不亏。”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地缘冲突加剧的严峻现实,习近平主席2022年4月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实现世界长治久安提出中国方案。半年多时间里,已有70多个国家对全球安全倡议表示赞赏支持。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说,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协同合作的发展方式,这超越了通过强权竞争与军备竞赛来实现自身安全最大化的零和思维。

  本届论坛将侧重五大议题:如何解决当前能源和粮食危机;如何应对当前的高通胀、高负债;如何应对工业不景气;如何解决当前社会脆弱性问题;如何应对当前地缘政治风险。(总台记者 易歆)

  黄浦分局经侦支队探长袁骏告诉记者:“图片和长篇评论往往是商户自己准备好的,中介提供给‘刷手’复制粘贴即可,如果看到一些网络店铺评价中出现不同用户留下一模一样的照片,很可能就是‘刷’出来的虚假点评。”

  戴颖表示,2022年,北京市重点在企业注销、破产、歇业等方面推进改革。

  做好“打铁的人”,必须首先成为“铁打的人”。一方面,要锤炼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重大斗争考验中砥砺品格操守、彰显担当作为。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纪律要求、搞好自身建设。作为手握监察利剑的执法者,不但要懂法执法更要遵纪守法,不仅要以实际行动为党和人民扫污除垢,也要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监督,严格依纪依法,在工作中不断锻造自身的公信力。

黄明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