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中国大运河,传承千年文化韵致

来源: 一点资讯
2024-06-23 10:23:00

  何以中国·大运河

  人民网评:中国大运河,传 承千年文化韵致

  纵贯南北、连通大江大河,促进了不同地域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沟通和融合,一批批的中国水利专家运用卓绝的勇气和智慧创造了一条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中国大运河。它的诞生反映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以及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

  大运河蜿蜒3200公里,是中国古代工程技术的辉煌成就,它贯穿南北,连通古今,是中华民族勤劳与智慧的象征。大运河不只是一条水上通道,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璀璨标志。无数的商船和客舟曾在这条河流上往来穿梭,带着各地的珍馐特产与多彩文化,将各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为南北之间架起了一座文化的桥梁,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十年辛勤耕耘,传承万古风韵。2014年6月,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至今已十年。十年来,大运河的文化价值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更深入的挖掘,它已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十年来,政府与社会各界对大运河及其周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持续加强,古建筑得到修缮,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使得这条古老的运河重新焕发生机;十年来,大运河的文化旅游价值得到充分开发,吸引大量游客,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十年来,大运河的申遗过程及其后续影响,极大地提升了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如今,大运河,生机勃勃,惠泽八方。大运河不仅仅是文化载体,成功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十年,是一个崭新的新起点。展望未来,如何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大运河文化,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我们更加深入挖掘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何以中国”的答案将会愈发清晰。大运河也将继续承载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流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我们追问“何以中国”时,实质上探寻的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和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何以中国”不仅是对中华民族文化根源的探寻与追溯,更是对民族文化自信的彰显。

  大运河,这条古老水道见证了中国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更是承载了我们对未来的期望和梦想。大运河的波光粼粼之中,或许正隐匿着“何以中国”的谜底。在探寻“何以中国”这一答案的过程中,我们将不断深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为民族文化自信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孟 哲

  几年后,马湖村征地拆迁中,发生了多名村民被打伤、房屋被强拆的事件。而当时拆迁公司的老板正是黄大发的手下熊大喜,担保方为井岗村村委会。

  在郑智看来,一旦离开,就再也没有机会继续了,球员生涯最多二十几年,能够走到金字塔尖都不容易,所以希望大家停留的时间能尽量地长一些。

  马老师2018年发起创办的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主旨是通过有乐趣的竞赛激发人们对数学的热爱,与社会各界共同推动数学这门基础学科。

  六、对白朗宁处以禁赛4年的处罚,直至2026年12月6日。禁赛期内禁止其以任何形式、任何身份参与中国大陆境内所有台球赛事与活动。

  事件发生后,洪山区相关部门立即赶往现场开展救援,井下两名工人救出后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另一名尝试下井施救的工人出井后身体情况正常。目前,事故原因调查及善后工作正在进行中。

  薛剑介绍说,本团人员构成“老中青”分布比较平衡,既有七八十岁的老年人,也有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专门跟学校请假和父亲一起参团。职业背景也多种多样,包括公司职员、自营业主、退休人员、学生等。

谢珊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