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办“科技艺术展” 探索科技与艺术的未来融合

来源: 极目新闻
2024-06-24 20:13:40

  中新网重庆12月22日电(记者 钟旖)“听话的”数字金鱼、动态机器皮肤、360度全沉浸式洞穴光影空间……22日,“数字混响·2023新艺科未来图景”科技艺术展在时代美术馆重庆馆展出,一批极富未来科技感的艺术作品亮相,为市民带来视觉感官上的丰富体验。

  据介绍,展览分为“科技艺术邀请展”“教育孵化器”两大板块。其中,科技艺术邀请展展出了互动影像声音装置、AI技术应用和数字化环境描绘等前沿作品。教育孵化器则专注展示艺术与科技教育的结合,展示与企业、机构合作的创新艺术成果。

  轻轻叩响镶嵌于墙上的辅首衔环,一幅幅AI影像便出现在墙面,观众犹如打开一扇通往未来之门,充满无限想象。这是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研二学生徐晗、李芮佳带来的作品。她们介绍,因2024年是中国农历的龙年,两人便以“龙”为灵感展开创作。她们将中国神话传说中“椒图”的铺首纹饰与传统门扣作为交互,引领观众透过科技的“外衣”看到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

  “科技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工具或媒介,而是成为艺术表达和探索的一部分。”策展人、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副主任张海超表示,对科技艺术教育来说,科技的进步使得艺术家能够通过元宇宙、AI与AR、传感器、灯光与机械装置、投影融合等技术,探索以前无法实现的领域,打破传统艺术表达的界限。但同时,科技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保持艺术核心价值的同时充分利用科技的优势,是科技艺术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1月1日。活动还配套举办科技艺术教 育论坛,来自国内美术院校和新型科技技术公司的代表,着眼科技艺术教育如何塑造未来的文化生态和教育形态,深入讨论了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未来趋势。(完)

  速卖通大服饰行业负责人吴双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国许多服饰品牌懂制造,但不懂海外消费者,这是国内服饰品牌出海的最大难点;此外,服装是一个快速消费,此前外贸服装发货周期长达30天到60天;而退换货也是一大难点,如果消费者要退换商品,运费可能比商品成本还高。

  2013年,常年在外做泥瓦匠的陈继良返乡创业,开起了夫妻档的农家乐。夏天有枇杷、李子等鲜果,冬天有腊肉、排骨等年货。去年,夫妻俩挣了20多万元,这比他过去在外打工四五年挣的还要多。

  <strong>推进智慧供暖建设</strong>

  现年42岁的阿德恩于2017年首次当选,在职期间一直比较受欢迎,近几个月她的支持率有所下降。

  2. 诈骗手段二:降低贷款额度

  银行抢滩“春节档”理财

陈雅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