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专家:老龄化挑战需国际合作应对

来源: 新浪新闻
2024-06-14 04:07:27

  中新网青岛6月13日电(胡耀杰 王宇轩)联合国相关统计数据显示,预计到2050年,全球范围内将有超过15亿的人口步入65岁及以上的高龄阶段。面对全球老龄化人口的迅猛增长,国际社会正全力以赴地寻找应对策略。

  基因组动态与神经科学和衰老国际研讨会(GDNA)12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落幕,这场为期4天的学术盛会吸引了全球各地的杰出科学家和专家。他们围绕如何深入理解老龄化过程的基本运作方式,以及如何优化这些机制,以延长老年人的健康寿命并缓解医疗保健系统的压力,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研究。

  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晓倩表示,中国“十四五”规划建议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衰老标记物研究联合体的成立,为评估人类衰老和制定“健康老龄化”科学方案提供了中国研究模式,吸引了众多年轻学者加入衰老研究领域,共同为提高人类健康生活水平贡献力量。

  英国萨塞克斯大学教授基思·W·卡尔德科特(Keith W Caldecott)认为,随着老龄化现象的加剧,全球健康与社会经济压力正急剧上升。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他提倡通过举办国际研讨会等方式,集结全球顶尖科学家共同探讨DNA修复、基因组稳定性与老龄化之间的关系。“国际协作是解决全球老龄人口健康问题的关键。”

  谈及亚洲和欧洲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性,德国科隆大学教授比约恩·舒马赫(Björn Schumacher)表示,到2050年,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主要国家以及几乎整个欧洲的60岁以上人口,将占各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面对这一挑战,他呼吁欧洲和中国共同努力,通过国际合作了解老龄化的演化机制,确保老龄化社会的健康。基因组动态与神经科学的研究将为全球提供新视角,以延长老龄人口在衰老过程中的健康寿命并降低疾病风险。

  挪威皇家科学院院士、丹麦皇家科学院院士维尔海姆·A·玻尔(Vilhelm A Bohr)指出,众多常见疾病与老龄化息息相关,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和 神经退化性疾病,老龄化更是这些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他认为,深入理解和改进衰老过程背后的基本功能和机制,对于提升人类健康寿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全球集体努力,才能找到解决老龄人口健康问题的方法,确保老龄人口生活质量和全球人口可持续发展

  此外,哥本哈根大学教授伊恩·希克森(Ian Hickson)强调建立全面护理服务体系的必要性,呼吁各国应尽所能实现这一目标。他建议老年人应提前进行心理调适,以更好地接受非家庭成员提供的护理服务。同时,他也认为,面对老龄化的复杂挑战,科学家和医护人员应展开广泛的国际合作,组建跨学科团队,共同探寻解决方案。

  据介绍,基因组动态与神经科学和衰老国际研讨会(GDNA)是国际DNA损伤及修复、基因组稳定性及肿瘤发生研究领域的顶尖会议,以往每两年在欧洲举行1次。本次研讨会系首次在中国举行,是该顶尖级国际会议在亚洲的重要拓展。(完)

  “宗教派系斗争、在地区事务上的分歧、对外政策的分歧等多种因素导致了沙伊矛盾。”兰州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朱永彪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沙特和伊朗分别是伊斯兰教逊尼派和什叶派的代表,此前本就有矛盾,又在处理伊拉克、叙利亚、也门等问题上有着较大分歧,两国在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关系上也有很大差异,另外,美国背离和平路线的中东政策也加剧了沙伊的紧张关系。

  2014年,阿里巴巴双十一当天总销售额达到571亿元,实现高速增长。到2018年,阿里巴巴对外披露,2017年,阿里巴巴集团纳税366亿元,平均每天纳税超1亿元。这为未来科技城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他说,“要让高校形成合理的办学定位,首先要推进研究生招生改革,加大研究生推免改革的力度,推进申请审核制,即由学生自主申请高校,高校对申请者的大学学业成绩、学术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录取。”  

  李绍先表示,网络流传的一种说法称,如果说日韩矛盾化解的难度系数是三颗星,印巴矛盾化解难度系数是五颗星,那么沙伊矛盾缓和的难度有九颗星。这固然是一种玩笑式的说法,但也反映出沙特和伊朗能够重启外交关系是多么不容易。当下乌克兰危机持续,巴以冲突有升级的迹象,叙利亚危机仍未解除,在这样的背景下,沙伊恢复外交就为通过和平途径解决争端树立了榜样。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沙尘暴天气总体呈现明显减少的趋势。高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一方面是我国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等大工程起到了防沙治沙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是西北地区气候由暖干向暖湿化转型带来的影响。虽然近几年如2021年春季出现了强度大且偏多的沙尘暴,但并不能表明这几年的沙尘暴就比以前多了,“这两三年的变化和过去几十年相比,我认为还是相对比较稳定的,2021年应该算是偶发事件。”

  之后在不同法院历练,历任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正局级),北京市高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2011年12月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后任副院长。

夏尚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