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微博文化之夜再临郑州 多元多维赋能文旅发展

来源: 中国文明网
2024-06-25 13:46:29

  中新网6月24日电 6月23日,2024微博文化之夜再临郑州,百余位文化名人、文史专家、文体明星以及来自读书、电竞、动漫、美食、旅游等领域的微博大V们齐聚一堂,在郑州恢宏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带来一场中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盛典。

  当日,以“看见多元文化力量”为主题的2024微博文化之夜主题论坛也圆满落幕。论坛上,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单霁翔,作家马伯庸,前女足国家队队员赵丽娜等文体名人带来精彩主题演讲;圆桌对话环节集结多位业界大咖畅所欲言,在精彩对话中碰撞出关于“多元生态,探索文化新态势”的真知灼见。

  2024微博文化之夜聚焦展现“文化郑、年轻郑、国际郑、科技郑、服务郑”形象,深挖多元文化价值体系,为拉动郑州文旅产业上行寻找新的灵感。

  单霁翔是第二次来到微博文化之夜论坛,他在主题演讲中,以郑州浩荡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为引线,以故宫博物院的“出圈”故事为范例,更为直观地揭示了郑州“天地之中”的标签,为讲好郑州故事提出了新思路。他强调,“视听节目对文化传播的力量更强大”。通过创新传播形式,吸引更多年轻的观众,可以让文化遗产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焕发新的活力。

  讲好城市故事,离不开贴近年轻人的创作。饶雪漫在《文学影视化的二度创作是矛盾又迷人的》主题演讲中,以创作者的身份讲述如何将文学影视化赋予更强大的感染力,希望用熠熠生辉的青春文学带给青少年正向影响。

  出版人、作家铁鱼带来演讲《我的工作是寻找天才》中,描述了自己用作家、出版人、影视制作人等不同身份来挖掘作品的多元价值的故事,通过原创内容孵化IP,丰富作品的内容和传播生态,让创作更加精彩。

  马伯庸用《食南之徒》为案例,示范了从事历史小说写作或者挖掘中国古代文化内涵的思路,可以从人性角度 赋予历史新的灵感,为郑州丰厚的文化故事传播带来了新的启

  其中,资源名称应充分表达地域和资源本质特征,避免直接将现有旅游产品名称作为旅游资源名称。资源描述包括资源区位分布、资源特征、文化和旅游价值(吸引力)、典型代表等内容。典型代表应为本省(区、市)旅游资源普查中认定的五级旅游资源,同一资源中的典型代表应相互独立,没有包含关系,按照申报系统要求上传典型代表的普查(调查)表、照片等信息。

  3、申请人与邀请人的亲属关系证明;

  城子崖遗址的首次发现,不仅揭开了龙山文化的面纱,也正式开启了中华文明探源的序幕。站在4000多年前的城墙下,王赛博谈及此次探访的体验时说,他十分喜欢研究中国的历史文化,最近开始阅读的《济水之南》一书,就讲了济南的历史,其中包括对城子崖的讲述,“通过这次亲身体验和探索,更真实地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厚重,我也将向在自己的家人朋友介绍这次收获”。(完)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累计发送集装箱75.6万标箱,较2021年增加18.5%。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线路已通达中国17省(自治区、直辖市)、60市、113站,相比2021年增加4省、13市、21站。

在安检中是“限制随身携带的物品”

  去年6月,斗鱼在武汉市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携手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华为等机构,共同推出了“数字江豚”公益计划。在首期项目中,斗鱼设计上线了6款形态各异、憨态可掬的“数字江豚”藏品,并免费向网友在线发放了12000只“数字江豚”。在第二期项目中,斗鱼主播雨神捐赠了5万元善款,认养了一头编号为“T21F01”的长江江豚。

蔡靖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