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数据给日元提供支撑,分析师:日元贬值的幕后推手是美联储

来源: 环京津网
2024-06-27 10:28:28

  汇通财经APP讯——

  周四(6月27日),美元/日元一度跌至160.48,微幅逆转隔夜惊人涨幅。日本零售销售数据爆出意外,5月份零售贸易同比增长3%,而预期为2%。不利的一面是,上季零售贸易增长率从初值的2.4%下调至2.0%。市场分析称,这场日元贬值的幕后推手是美联储。

  日本5月份大型零售商销售额也出现增长,同比增长4%,而上个月为3%。经季节性调整的日本零售贸易显示,零售活动前期出现上涨,5月份大型零售商销售额环比增长1.7%,而4月份为1.2%。

  零售额下降幅度超过预期可能反映出日元贬值对私人消费的影响,日元贬值导致进口成本增加,影响消费价格和家庭支出。但是,最终数据爆出意外。

  日本3月私人消费占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3.6%,私人消费的下滑导致2024年第一季经济萎缩。2024年第一季私人消费下降0.7%,日本经济环比萎缩0.5%。

  日本央行副行长Ryozo Himino最近警告日元贬值对经济的影响,他表示:“汇率波动以各种方式影响经济活动。除了对进口价格的直接影响外,它还会以广泛而持续的方式影响通胀。” #日本央行动态#

  通过加息和大幅削减日本国债购买量来收紧货币政策,可能会更持久地提振日元。今年4月,日本政府出手干预,让日元升值。5月3日,美元/日元跌破152关口,但6月26日又重新站上160关口。

  周三,布鲁盖尔高级研究员Alicia Garcia Herrero分享了她对支撑日元的有效措施的看法,她表示:“日本央行开始量化紧缩政策,这可能比干预措施更能支撑日元。”

  日本央行希望美联储采取更为鸽派的利率路径,其净效应是利差收窄,有利于日元。如果美国经济指标显示美联储采取更为鹰派的利率路径,日本央行可能需要采取更积极的措施来应对美国国债收益率趋势。 #日元贬值#

  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能否提升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

  周四晚些时候,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耐用品订单以及第一季GDP最终数据将引起投资者的关注。

  除非第一季GDP数据下调且耐用品订单下滑,否则每周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可能会对美联储利率走势产生更大影响。

  经济学家预计,截至6月22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将从23.8万下降至23.6万。

  失业救济申请人数降幅若大于预期,可能会降低投资者对美联储9月降息的押注。

  劳动力市场紧张状况支持工资增长和消费者信心。工资上涨趋势和消费者信心可能刺激消费支出和需求驱动型通胀。美联储可能维持利率高企更长时间,以提高借贷成本,影响招聘趋势,并减少消费者支出。

  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首席经济学家戴娜·彼得森对6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调查结果发表评论,认为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的窄幅波动是由于美国劳动力市场强劲。

  消费者信心和失业趋势表明,如果通胀压力持续存在,美联储可能需要更高的失业率。CB消费者信心指数上次跌破90是在2021年1月。2021年1月,美国失业率为6.3%,而2024年5月为4.0%。然而,失业率的急剧上升可能预示着经济硬着陆和选举年。

  短期预测上,美元/日元的近期走势将取决于干预言论、日本零售销售和通胀数据。通胀趋势走高和零售销售下滑可能迫使日本央行在 7 月份收紧货币政策。然而,高于预期的美国通胀数据可能会抵消日本央行对利差调整的影响。

  美元/日元技术分析

  FXEmpire分析师Bob Mason表示,美元/日元平稳突破50天和200天EMA,证实了看涨价格趋势。

  美元/日元回升至周三高点160.872可能预示着其将 升至162点。

  相反,美元/日元跌破160关口可能会让50日均线发挥作用。跌破50日均线可能会让空头在151.685美元的支撑位发起冲击。

  14天RSI为72.51,表明美元/日元处于超买区域,周三高点160.872可能会加剧抛售压力。

责任编辑:郭建

  “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事故伤害,理应被认定为工伤,并依法享受工伤待遇。”办案法官表示。

  这个微言大义的故事,胡睿最早是十几年前留学德国时,从随身带的《太平广记》里读到的。“中国古代志怪小说居然有这么符合戏剧规律的创作!而且这故事非常高级,点出了人生的一种规律,但又不是简单地讽刺或进行道德评判,这是最高明的。”

  数字医疗是展会的一大热点。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智能化和远程化成为主要趋势。内置心电图仪的手表、能追踪位置和健康数据的智能鞋垫、可实时监测脑血肿的背心、安装在马桶上的尿检设备、治疗打鼾的枕头……参展企业展示的数字诊疗、心理健康、远程医疗等方面的新技术新产品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

  上市公司披露信息需要遵守的规定具体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记者注意到<strong>,《办法》第四十一条明确指出,上市公司通过业绩说明会、分析师会议、路演、接受投资者调研等形式就公司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其他事件与任何机构和个人进行沟通的,不得提供内幕信息。</strong>

  上市公司积极筹备

  毒品是家庭和社会不能承受之痛。戒毒人民警察通过科学规范化的教育戒治,帮助戒毒人员重塑“失控人生”。

王雅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