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世界稻都”湖南安江:稻香飘千年 农文旅展新颜

来源: 极目新闻
2024-06-16 13:49:41

  中新网怀化6月14日电(张笛)这里有展现中国史前文化绚丽画卷的高庙遗址,有袁隆平院士潜心研究杂交水稻并生活工作37年之久的安江农校,有保留完好的中式、苏式、美式建筑并存的黔阳地委行署……细数“世界稻都”“杂交水稻发源地”湖南怀化洪江市安江镇,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无不令人震撼。

  禾下乘凉梦,十里稻花香。近年来,洪江市以打造怀化旅游“金三角”与承办第三届怀化市旅发大会为契机,立足丰富的农耕文化资源,挖掘农耕文化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加快农文旅深度融合,推进安江农耕文化旅游区建设,持续擦 亮“世界稻都”的名片。

  穿过古色古香的安江农校校门,袁隆平院士亲笔题写的“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几个黄色大字在斑驳的红墙上十分耀眼。循着安江农校发展的历史主线,袁隆平生活、工作多年的旧居、老校舍、科研楼、实验室、试验田……几十年前的模样历久弥新,吸引着游客驻足拍照、打卡纪念。

  近年来,研学、党建活动成为安江农校纪念园的主流业态。该纪念园管理处处长谢军表示,纪念园园区一次性可同时容纳2000余名学生开展研学活动,有水稻试验田和果园培育基地面积约315亩,周边还有几千亩农田,非常适合开展农耕文化体验等实践课程。2024年春季研学,园区共接待了102个班级开展活动。

  洪江市高度重视纪念园提质改造工作,完成了研学室外场景布置、数字化教室、数字化展陈、安江农校周边环境整治等,以提升研学服务质量。此外,还打造了沉浸式情景剧、牛棚民宿、稻香餐厅等项目以丰富园区业态。

  与安江农校隔江相望的高庙遗址,主体遗存属新石器时代,为典型的贝丘遗址,被评为“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三次进行科学发掘,出土大量石器、陶器、骨器、玉器(少量)和60余种水、陆生动物遗存,以及包括白陶在内的表现宗教题材的精美陶器。据浮选所获稻壳和土壤水稻硅质体等遗存证实,当地最迟在距今7400年左右已有稻作农业。

  如今,安江农耕文化旅游区核心项目包括杂交水稻发源地博物馆、高庙考古遗址公园、现代农业科技园及现代农业体验项目、传统农耕文化体验项目和民宿体验项目等。目前安江农校游客服务中心、迎宾广场、文化长廊及高庙遗址码头提质改造等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杂交水稻发源地博物馆、高庙遗址博物馆、高庙遗址保护展示等项目预计于8月底完工试运营。

  洪江市委副书记向胜科表示,推进安江农耕文化旅游区建设,大力发展文旅,安江区位优势明显。从安江出发乘高铁15分钟可抵达怀化,距离最远的通道县自驾也不到两小时车程,可串联怀化的各个景点打造不同特色的精品线路。

  洪江市以内,安江周边有下坪村黔之橙体验区、补顺村乡村旅游度假区,可以亲水近水、露营、采摘,还有千亩稻田、柑橘园等。40分钟可以到黔阳古城,感受明清建筑和文化。1小时可以到达雪峰山国家森林公园、苏宝顶、清江湖国家湿地公园、三里海上侗寨,冬天可观雪,夏天可避暑。(完)

  会议提出,到2025年,重庆市林地稳定在7000万亩左右,森林稳定在6800万亩左右,湿地稳定在22万亩左右,草原稳定在35万亩左右,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5%以上。

  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总书记说,“历史反复证明,以斗争求安全则安全存,以妥协求安全则安全亡;以斗争谋发展则发展兴,以妥协谋发展则发展衰。”

  晚清时期,中国经济被更深地卷入全球经济体系中。根据《南京条约》,上海成为通商口岸。1850年上海洋货进口值为390.8万元,1860年增长至3667.9万元。此后,江海关在关税收入上超过粤海关,成为全国和远东地区最大的国际贸易口岸。

  拜登还呼吁国会修正保护女性堕胎权利的“罗诉韦德案”。他誓言要否决另一项禁止堕胎的法案,称这一法案“不会送到他的办公桌上”。

  随着微软、谷歌、百度等行业巨头纷纷下场,AI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近日,不少想要尝鲜又苦恼于注册流程复杂的用户发现,一不小心已经被各种“仿版”ChatGPT包围。记者采访发现,这些提供类似服务的商家中,有的是通过技术手段开发接入ChatGPT平台并赚取利润的“二道贩子”,有的则是如同“康帅博之于康师傅”一般的山寨账号。

  1934年,一位年轻人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完成了他的经济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Key Economic Areas in Chinese History: As Reveal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Works for Water-Control (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译本为《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两年后,这篇博士论文以专著形式在英国伦敦出版。国际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他的《中国的科学与文明》第1卷中,认为这本书“是迄今为止任何西文书籍中有关中国历史发展方面的最卓越的著作”。

路宛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