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毒品重刑案件减少 大宗毒品案数量下降

来源: 天眼新闻
2024-06-23 12:09:08

  中新网太原6月21日电(刘小红)“从一审宣告判决刑罚来看,被告人被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数量占当年判决总数的比例由10%下降到8.5%,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数量由42.92%上升至49.54%,毒品犯罪被判处重刑案件数量减少,表明大宗毒品案件数量减少,零星毒品案件数量增多。”山西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闫绪安说。

  21日,山西省人民检察院召开全省检察机关“依法惩治毒品犯罪强化禁毒综合治理”新闻发布会,通报过去一年来全省检察机关惩治毒品犯罪工作情况。

  山西检方坚持严厉打击涉毒违法犯罪。2023年6月以来,山西省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毒品犯罪971人,占全部刑事案件的5.52%,批捕率90.83%,同比上升1.53个百分点;共起诉毒品犯罪1329人,占全部刑事案件的3.56%,起诉率为98.23%,同比上升1.73个百分点。批捕率和起诉率均高于其他各类刑事犯罪案件,有罪判决率100%,总体保持了对毒品犯罪的从严打击力度。

  据了解,新型毒品种类多样,犯罪隐蔽性高,主要依托社交软件聊天、电子支付、寄递交货等方式达成交易。在防范新型毒品领域,山西检方共受理新型毒品案件468件684人,批准逮捕343件481人,起诉430件646人,其中,全省检察机关受理涉及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案件116件160人,批准逮捕81件116人,起诉108件174人。

  山西检方秉持打击毒品犯罪与彻查追缴涉毒资产并重的观念,将惩治涉毒洗钱犯罪,窝藏、转移毒赃犯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犯罪作为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如审查涉毒资产的审查、依法追缴没收犯罪物品等,确保打击成效。

  一直以来,山西检方强化诉讼监督,深挖漏罪漏犯。2023年6月至今,全省检察机关对毒品犯罪案件提前介入46件次,通过引导侦查取证,提出意见建议,确保打击力度。充分履行侦查监督职能,共监督立案116人,纠正漏捕22人,纠正遗漏同案犯34人。

  鉴于毒情信 息数据分散、毒品流通网络繁杂等特点,毒品犯罪全链条打击力度不够,山西检方深入实施数字检察战略,探索搭建大数据监督模型,实现有效打击犯罪与促进治理的目的。

  山西检方在打击刑事犯罪的同时,注重加强对强制隔离戒毒活动的检察监督,及时发现案件中存在的强制隔离戒毒和社区戒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线索。

  同时,山西检方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强化源头预防和治理,积极履行禁毒法治责任,如制发检察建议,持续完善禁毒工作防控体系;多方协同联动,抓紧抓实寄递领域毒品防范工作;落实宣教责任,营造全民参与禁毒斗争浓厚氛围等。(完)

  白皮书系统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的实践和成效。其中,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2021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由2015年的46微克/立方米降到3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5%,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达到84.9%。

  犯罪报警112

  春节期间,中国园林博物馆可见到由近3千株蝴蝶兰、跳舞兰、仙客来等花卉组成的大型园林花艺景观花树,馆内各处园林建筑景观悬挂红木宫灯、苏式宫灯、中式六边宫灯等不同造型特色花灯150余盏。观众来到中国园林博物馆可栖心于祥瑞盈满的园林山水,通过展览、科普等特色活动度过洋溢着文化气息的新春佳节。

  2004年12月12日,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队13名队员驾驶4辆雪地车,拉着100多吨的物资,开始了中国第4次南极内陆考察。他们克服了高寒、缺氧、运输等种种困难,经过近40天的艰苦跋涉,找到了南极冰盖最高点、海拔4093米的冰穹 A。“人类不可接近之极”首次留下人类的足迹、中国人的足迹。

  《意见》指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意见》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坚持政府统筹、坚持协同共育、坚持问题导向”四项工作原则,到“十四五”时期末,政府对协同育人工作的统筹领导更加有力,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健全。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更加浓厚。到2035年,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2021年3月至2021年4月,西宁市委副书记、市长人选,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青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刘素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