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入“两会时间”,外媒热议这些关键词!

来源: 山东大众网
2024-06-03 13:52:37

  中新网3月4日电 中国进入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作为世界观察中国、读懂中国的重要窗口,中国两会吸引了众多外媒的目光。其中,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新质生产力及高质量发展等关键词倍受关注。

  关键词一:政府工作报告

  美国彭博社、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和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等多家外媒报道称,两会是中国一年中最重要的政治事件之一。两会期间,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将作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美国《华盛顿邮报》还指出,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将对过去一年进行总结,同时确定未来一年的优先事项,其中将提到一些重要的经济目标。

  关键词二:新质 生产力

  中国两会召开之际,新质生产力,成为各界关注的热词。

  新加坡亚洲新闻台(CNA)报道称,中国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将成为热议话题。报道援引分析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意味着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新加坡《联合早报》也认为,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国两会的主要看点之一,包括如何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如何发展人工智能、绿色经济等新质生产力。

  彭博社介绍称,新质生产力涵盖科技创新、绿色能源、协调发展等领域。报道指出,总体来看,中国在多个领域取得了进展,清洁能源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先进制造业和关键技术的发展也获得一定成效。

  关键词三:高质量发展

  土耳其安纳多卢通讯社报道称,中国进入“两会时间”,经济复苏、就业等热点话题受到关注。该报道还援引专家分析称,中国在2024年可能会进一步深化改革,这也代表着将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

  《今日巴基斯坦报》认为,中国两会将为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未来发展蓝图及全球愿景提供重要线索。通过这一“窗口”,世界将了解到“十四五”规划的核心内涵。

  所以,在长条桌“近地点”面谈时,王毅很明确告诉普京:中俄关系历经国际风云考验,成熟坚韧、稳如泰山。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从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受第三方干扰,更不接受第三方的胁迫。

  袁永华透露,如果是远销欧美、利润高的产品,机器换人的收益也高,很多大型企业已经投入智能化。但对于中小企业,即使有政府补贴,也难以转型升级。“我们企业冲床岗位部分智能化了,但装配还没有智能化,不光投入大,而且可能还没有人工效率高。”

  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海英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说,政府部门应当构建学龄前人口预警系统,研判资源未来配置需求,提高资源配置的韧性,化解人口发展可能带来的资源配置风险。

  (十八)维护全球粮食和能源安全。加强行动协调,维护国际农产品贸易平稳运行,保障粮食生产和供应链畅通,避免将粮食安全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加强国际能源政策协调,为保障能源运输创造安全稳定环境,共同维护全球能源市场和能源价格稳定。

  2019年,国际邮轮从中国上海、天津、广州、深圳等母港出发735航次,带动了199.3万人次旅行,还包括从中国母港登船的海外游客12万人次,经济贡献合计358亿元。不只是旅游消费,邮轮产业链甚至可以进一步惠及农业、制造、建筑、能源、金融商务服务等领域。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和上海社科院联合发布的《邮轮对中国的经济贡献》研究预测,到2035年,邮轮对中国总体经济贡献值有望达近5500亿元人民币。

  2020年集装箱船舶订单需求快速攀升,很多行业机构认为这是新一轮船舶上行周期的开始。开源证券的投资策略周报指出,伴随海运贸易景气度回升,老旧船型更新替代,叠加环保新规对船型更新需求增加,造船业将迎来订单与价格的双提升。

黄嘉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