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肿瘤科普康复基地”在上海揭牌成立

来源: 华商网
2024-06-02 05:59:54

  中新网上海6月1日电 (记者 陈静)结直肠癌已经成为中国最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1日,在中国抗癌协会结直肠肿瘤整合康复专委会的指导支持下,“结直肠肿瘤科普康复基地”在上海揭牌成立,为广大结直肠肿瘤患者的科普与康复提供一个权威的整合性平台。

  该基地挂靠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二科,旨在关注肠癌患者的全程管理,倡导肠癌防治的“三早”理念,帮助肠癌患者更好回归社会。

  复旦 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二科主任李心翔教授1日表示,近年来,结直肠癌发病率在逐渐增加。于民众和肠癌患者而言,科学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我们希望通过发起成立结直肠肿瘤科普康复基地,凝聚更多科普资源,传播丰富的肠癌科普知识,为肠癌防治事业贡献更多力量。”李心翔表示。

  李心翔教授指出,尽管肠癌主要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45岁以下的青年人群肠癌,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生率不断上升。这与青年人主动筛查意识薄弱,以及不良生活方式、遗传等因素有关。呼吁青年人重视肠癌筛查是“结直肠肿瘤科普康复基地”的一个关注点。

  由于肠癌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多个环节,“结直肠肿瘤科普康复基地”将为肠癌患者开展全生命周期科普管理模式,覆盖“防筛诊治康”全过程。例如,对于低位直肠癌术后病人,即使保肛成功,也往往面临着术后肛门功能康复的过程。对于这部分患者,“结直肠肿瘤科普康复基地”除了关注患者的身体功能康复,还将侧重关注患者心理以及造口护理等康复需求。

  近年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癌综合诊治团队先后开展遗传咨询门诊、造口门诊和常康患者康复沙龙等,对肠癌术后造口患者进行全面、延续、规范化的管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心理健康。

  据了解,第十五届上海结直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及进展大会暨第七届直肠肿瘤外科技术与综合治疗高峰论坛同期召开。本次会议不仅关注肠癌诊治领域,还涵盖了对于患者的科普宣教以及康复管理的研讨。大会特设结直肠外科肠道功能重建与整合康复质量控制与创新论坛,从医学专业视角探讨如何为更多肠癌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康复生活等。(完)

  “在现代化语境下讲好非遗故事,体现非遗传承创新,关键是传承主体要新,让更多的年轻人、大学生爱上非遗,主动传承非遗。”贵州省人大代表蒋友财说,年轻人、大学生作为新群体、新力量,加入非遗可为这项古老的事业注入新活力。

  从“卖石头”到“卖风景”,再到“山上一张床”赛过“山下一套房”;从“西塞山前白鹭飞”到“西塞山前博士飞”,再到“数字游民公社”蓬勃兴起,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路上,湖州进行了一系列原创性探索。刚刚过去的2022年,湖州又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国内首个联合国秘书处直属机构——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正式落户;成功承办首届中国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国务院批复同意湖州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对于一个成立不到一年的研究院能达到如此的行业地位,笔者起初是抱着好奇的态度的,后经了解获知,汽车之家研究院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坚持“专业、权威、深刻”的宗旨,组织汽车之家内部各领域行业专家组成的分析师团队,同时聚合了企业外部顶级行业专家的研究力量,充分利用汽车之家的数据资源、技术资源和渠道资源,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汽车厂家和消费者提供专业的帮助和支持。陆续推出了多方面、多系列的专业报告,2022年共产出107篇报告,其中深度报告30篇。

  而对黄海丰来说,“星船弹箭”都是他的研究方向,是拓展无限可能的舞台,“星就是卫星,还有飞船、导弹、火箭。最近我们就研究出了可以应用在新一代载人飞船返回舱的绿色无毒单元液体推进剂,未来大有可为。”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了23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吴自良是上海市唯一的受勋人员。在荣誉面前,吴自良表示功劳属于大家。他把奖状复印后分发给每一位参研人员,最后把重达1斤的金质奖章交给研究所。

  “外星人事业部2022年不负众望,交出超预期答卷:单月最高销售额突破1.9亿元,全年销售额12.7亿元。”近日,在元气森林2023年会上,创始人唐彬森公布了一封内部信,信中难掩对外星人产品的期望。

赵文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