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18.7米的西部首座220千伏地下变电站在蓉投运

来源: 36氪
2024-06-30 21:31:50

  中新网成都6月29日电(刘忠俊 谢勇)6月29日,全国首创“电网建设+文物保护”模式、西部首座220千伏地下变电站——成都后子门220千伏变电站正式投运,成都市春熙路、宽窄巷子、文殊坊等重要区域供电能力大幅提升。

  据了解,成都后子门220千伏变电站是2024年成都电网迎峰度夏重点工程,也是成都三环内11年来投运的第一座220千伏变电站。该变电站位于成都天府广场东北侧,西接明蜀王府遗址,较同等规模常规变电站节约用地面积约50%。变电站新建3台主变,总容量72万千伏安,220千伏出线2回,110千伏出线12回,10千伏出线24回。

  成都天府广场附近新建一座220千伏地下变电站构想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但由于成都中心城区地面寻 址极其困难,八易其址,最终确定站址位于天府广场东北侧的后子门片区

  项目原计划2016年12月进场施工,因“成都中心”统一规划暂停。重启后又因站址开挖发现明蜀王府遗址,项目建设再次延后。2019年12月,文物保护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变电站才正式开建。

  变电站周边区域有汉代蜀郡官署、隋(唐、宋)摩诃池、五代宣华苑、明代蜀王府、清代贡院等重要历史遗迹,项目建设方和文物保护部门通力合作,变电站建设期间先将明蜀王府宫墙遗址文物保护性迁移。待变电站建成投运后,遗址将整体回迁至地下变电站之上,形成现代电力文化与古蜀文明遗迹有机融合、交相辉映的独特场景。

  项目建设过程中,创新性采用“电网建设+文物保护”模式,最终实现保障城市运行和延续古蜀记忆的共赢。“为克服成都平原特殊地理环境带来的地下水浮力,打了471根抗浮桩把变电站牢牢固定在地下,并采用新工艺将单台重达200吨的主变压器吊装至地下18.7米深处,选用体积更小的室内组合电器。”国网成都供电公司项目管理中心项目经理夏榆杭称,周边用电需求旺盛,已有15回10千伏线路接入,实现投运即发挥作用。

  据悉,成都后子门220千伏变电站投运后,中心城区供电能力提升了75%,原有110千伏串供线路提升为2个220千伏变电站一主一备供电模式,城市核心区域有了可靠充足的能源保障。(完)

  “目前,收益凭证仍缺乏专门的业务规范,为规范证券公司收益凭证发行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防范风险,促进收益凭证规范健康发展,有必要健全收益凭证相关业务规范。”中证协表示。

  “支持银行合理确定符合购房条件的新市民首套住房按揭贷款标准,提升借款和还款便利度,针对新市民进城、落户过渡阶段的差异化需求提供消费信贷产品;鼓励保险机构研发家庭财产保险、出租人责任险、承租人责任险等保险产品,支持长租房市场发展。”山东银保监局有关负责人说。

  运用络病理论探讨冠心病、脑梗塞、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心律失常、慢性心衰、肿瘤等的病理机制与治疗,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研制出治疗心脑血管病的通心络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的参松养心胶囊、标本兼治慢性心衰的芪苈强心胶囊、治感冒防流感的连花清瘟胶囊多次入选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等,每年数千万患者服用受益,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大红的灯笼和中国结与洁白的冰雪相映,年味儿十足。赛里木湖上,还有各式各样的冰雕,是用湖里密实坚硬、色泽微蓝的“蓝冰”雕琢而成的,向人们送出新年的祝福。

  距离传统农历春节还有6天,100多名建设者冒着寒冷的天气紧张施工。在马道枢纽项目现场,几座山体的侧边已经进行开挖,有部分已经筑上加固的设施。项目现场还配套有医务室、理发室、篮球场等设施。

  因为留过学,李毅格外关注“先生们年轻时掀起来的‘归国潮’”。

陈思一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