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图》:谁把之字画成鹅??

来源: 国际在线
2024-06-26 22:21:53

  打开《富春山居图》的卷轴,让我们在古画中神游。

  《富春山居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被火焰点燃的山水,让这幅传世名作多出的两端间,生出了无尽的想象。

  元代画家黄公望,大约用了七年时间,在八十来岁时完成了此幅巨迹的绘制。

  那些藏在画里的人,是否都曾与黄公望真实地相遇?让我们去会会他们吧!

  看,桥上有一入山人。游走在广阔天地间,再看自身的渺小,让人顿感“渺沧海之一粟”。

  此处竟有人挑着柴?哦!是位樵夫。

  “书画本来同”,若是“之”字成鹅,那么江边茅亭中坐着的会不会是爱鹅的王羲之呢?

  松树好不灵气,枝干展臂,和渔人打招呼。

  又架起画框,取垂钓之景。

  画中的人物有了气息,天地之间亦有相生相吸 的韵律。

  水拍着岸,现了这股力的形。

  “众峰如相揖逊,万树相从。”进退有度的互动,让山与山有了相处之道。

  再看山中线条,是否也是万千沙石移动的轨迹被意识观照?

  感知一粒沙,随时间的流淌,发生空间的位移。

  以至于山的形变,大地蓄力的波浪升落。山亦可化作水流,只不过是拉长了浪花的时间。

  在山色有无中,《富春山居图》绵延着时间的河流。

2月4日-2月8日

每晚19:22档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四季

倾情献映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6/71/7861220234750368003.jpg" alt="" />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李劼人在《说成都》中用“需具大勇”表达对牛肚火锅食客的敬意。据他考证,牛肚火锅最早源于重庆江北,民国时期传入成都后渐渐“研制极精”“踵事增华”:豆母改为陈年豆豉,外加甜醪糟,生菜也多了豌豆尖、洋莴笋……

  近在“身边”的滑雪场不仅提供新的过节方式、新的年味儿,也成为拉动发展的引擎。

  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三年防疫政策不断持批评态度,在中国严格管控时批评中国“阻断人员交流”,在中国放松管控后指责中国“扰乱世界经济”。认为这些报道不公正的全球受访者中,有77.7%的受访者认为这些观点带有政治偏见,西方国家受访者中持同样观点的比例达到70%。

  作为连接江苏常熟和浙江台州的一条经济动脉,上三高速的开通对完善嵊州乃至浙江公路布局,优化路网结构,促进浙东南地区及省、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天台驻地承担着新昌至天台76公里主线的保畅任务,负责5组隧道的运营管理。

  “清蒸多宝鱼、三国烤鱼、蒜蓉黑虎虾……”炊事员宋俊贤将收集好的家乡特色菜在菜谱上列出来。为使指战员在春节期间真正吃饱、吃好、吃出幸福感,该大队发挥“点餐台”作用,引导指战员们将自己想吃的家乡菜写在小纸条上,并根据实际情况综合指战员意见,制定春节食谱。

郑俊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