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历史窗口"!多家公募布局医药赛道,或将迎近四年高增速

来源: IT之家
2024-06-30 11:12:59

  “冷门出口碑”已成为公募吸取市场经验教训后的产品发行布局新策略。

  在热门高位,发产品容易、做产品难、后续产品口碑难保证的环境下,不少公募选择在医药赛道冷门环境下密集布局新品,有望抓住超低位的做多窗口,为产品打造基金公司和持有人双赢的口碑。

  多位医药基金经理强调,今年下半 年开始,医药行业将面临有可能是最近四年来相对较好的增速,其中更为看好创新药方向,由于政策的全面改善带来医药赛道尤其是创新药股票的投资贝塔将得到大大改善。

  抓住赛道历史窗口,公募看好医药

  在绩优基金重仓股难见医药赛道股票的背景下,渐成冷门的医药赛道正成为公募打造超额收益、为新基金打造好口碑潜在来源和外部条件。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在医药股票表现低迷的环境下,公募基金公司吸取新产品发行的历史教训,从热门赛道高位推赛道产品转变为冷门赛道低迷期布局赛道基金,尤其是近期多只医药健康主题类基金密集发行,或体现出基金公司在赛道股的低位为持有人抓住市场难得的投资窗口,亦为新产品未来的口碑打造潜在的好形象,包括平安医药精选基金、大成恒生医疗保健基金、工银瑞信健康产业基金等一批新产品在最近两周内密集推出。

  关于新产品在当前市场冷门环境中抓窗口的策略,以及医药行业的潜在投资利好,平安医药基金经理周思聪解释她对医药赛道弹性机会的判断。管理多只医药基金的周思聪向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当下医药板块行情总体偏弱,但是细分行业中的个不少个股涨幅位居前列,上半年医药行业也是股票创新高个数最多的板块之一,不少创新药个股创出新高。医药行业是与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会有长期机会的行业。

  周思聪强调,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医药行业将面临有可能是最近四年来相对较好的增速,其中更为看好创新药方向,由于政策的全面改善带来创新药国内发展环境的大幅改善,今年各个地方都在不断落实出台创新药的发展支持政策,将其明确列为新质生产力,它就是现阶段中国企业有优势的新质生产力的体现。此外,从出海角度看,创新药也成为了出海最强音。周思聪表示,可以看到,去年中国创新药出海达到400亿美元,而且打破了多项国内和国际的纪录,整个下半年,机构普遍预期医药行业大Beta都会比之前好很多,同时依然看好之前看好的创新药板块。

  关于最具吸引力的高弹性细分方向,上述基金经理认为首先是ADC(抗体偶联药物),这是癌症治疗3.0新的阶段,是全球新一轮大的产品周期,也是中国企业非常具有优势的领域。其次是双抗,包括自免,还有大的癌症领域,一方面是在新的医保政策之下,国内产品周期能够在医保里面放量;另一方面,她也看好在新出海背景之下,持续性能够出海的创新药的各种子方向。

  底部信号显现,医药赛道基金短守长攻

  医药虽然短期表现低迷,但因长期跌幅已相当大,不少基金经理认为医药赛道当前投资具有“双重优势”,既在短期策略上医药因前期表现落后,会具有防御性特点;而中长期角度则因跌幅大、后续订单释放拉动业绩又将具有更大的弹性空间。

  摩根士丹利基优享混合基金经理赵伟捷判断,政策预计对部分医药企业2025年的业绩会产生明显影响。另外,胰岛素集采续约结果出炉,部分产品价格有所回升,此举有望打破行业螺旋式降价的担忧。同时,医药行业估值处于底部区间,机构持仓不拥挤,目前申万医药行业TTM估值不到30倍,处于过去10年估值底部区间。假如2024年板块实现10%左右利润增速,板块对应2024年估值会进一步回落至25倍附近。考虑到医药板块的刚需属性和久期较长的特性,防御属性凸显。

  银华基金马君认为,近期伴随大盘缩量,医药的成交量也没有继续放大,处在加速下跌情绪低迷的过程中,从技术角度看释放出一定的底部信号。风格上来看,成长风格的科创板创新药药剂个股具备相对收益,而泛红利风格内部分化,药店中药板块持续回调。从细分子行业来看,上周跑赢全指医药卫生指数的有化学原料药、血制品、医疗器械、医药流通等。

  上述基金经理分析称,近年来国外GLP-1类单靶双靶药物适应症不断扩展,从降糖到减重,同时还开展了心脑血管、NASH、慢性肾病及阿尔兹海默症等临床试验,GLP-1类药物在全球范围内销售额快速增长,而新上市的双靶产品更是处于产品放量初期,销售增速快速爬坡,海外减肥药龙头业绩高增股价大涨,多肽产业链景气度持续向上。国内多肽原料药龙头公司品种布局齐全,生产技术领先,随着产能逐渐释放,从去年至今业绩持续超预期。

  创新药股票更是成为许多公募基金经理挖掘高弹性与超额收益的核心品种,对此,马君也强调,国内部分创新药个股有两类受到资本市场青睐,一类是已经展现出了快速商业化能力且有所兑现的,创新药上市后销量业绩超预期,股价也接连上涨。另一类是虽然还没有商业化管线,但其重磅管线的关键适应症临床数据也不错,具备或者有可能具备海外大药企大资金背书的特点,这一类创新药制剂个股股价也比较坚挺,这两类创新药制剂个股是今年以来被资本市场持续看好,走势不错的个股,这也是国内创新药产业发展到目前阶段之后择优的选择,符合全产业链支持创新药政策促进创新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

  医药与“科特估”背景的联系也被公募判断将重塑低估的医药科技企业估值。上述基金公司称,“科特估”概念是“中特估”的衍生,即“科技特色估值”的简称,包括“优势制造、中国自造和先进智造”三个方面。“科特估”与“中特估”的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前者可被视为后者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延伸和深化。在政策大力扶持下,“科特估”行业近年来不断发展和转型升级,有助于推动低估值的科技创新股价值重塑。从医药细分领域来看,创新药、生物技术等新质生产力均属于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行业空间大,但估值相对于美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随着创新扶持政策的不断落地、创新成果在业绩层面逐步兑现,“医药科特估”板块将有望修复估值水平,改善融资可得性。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多伦多1月16日电 加拿大中国戏曲艺术协会主办的2023年“欢乐春节”海外新年戏曲晚会将于1月29日大年初八在大多伦多地区列治文山市举行。

  “今年的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万亿级产业集群,也为区县发展带来巨大机遇。”重庆市人大代表、南川区财政局局长汪晓宇建议,支持南川建设特色产业园区、示范配套基地,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依托当地丰富水电资源、有利散热的气候条件,承接智能网联相关大数据中心类项目。

  为了让农牧民安心戍边守好国土,巴音陶海苏木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2020年在玛尔兹嘎查建成500亩苜蓿示范种植项目,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年产鲜苜蓿600吨。

  记者16日从广东省纪委监委获悉,过去一年,广东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坚决斩断权力和资本勾连纽带,推动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2022年,全省立案审查调查3.4万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7万人,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1096人;立案审查调查省管干部63人、处级干部1630人;挽回经济损失63.1亿元。

  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去年GDP预计达12.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连续34年领跑全国。广东设下2023年GDP增长5%以上的预期目标,并要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突破口,全力谋划推动经济增长。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成都1月16日电 (记者 岳依桐)记者16日从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行的“欢乐川味年——安逸相伴 乐游四川”新闻发布会获悉,春节期间,四川文旅系统将组织开展艺术展演、文博展览、群众文化、非遗传承、消费促进等六大类2000余场(次)文旅活动。

张心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