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分层分类多元参与

来源: 雷科技
2024-06-13 09:11:35

  中新网西宁6月12日电 (李隽 马钰)12日,记者从青海省民政厅获悉,近日,青海省部署进一步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工作,推动社会救助工作更加精准、及时、有效。

  青海省聚焦加快构建覆盖全面、城乡统筹、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大救助”格局,实现救助资源统筹衔接、救助信息聚合共享、救助效率有效提升,推动社会救助从“保生存”向“防风险”“促发展”转变,提出加快健全以社会救助信息平台为依托,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服务类社会救助、其它 救助帮扶等五类政府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1+5+N”社会救助政策体系的工作目标。

  该省按困难程度对低收入人口进行分层,细化为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及其他困难人员等六类对象,进一步健全完善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和其他困难人员的认定办法、程序和救助帮扶标准、措施等。

  该省从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健全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加强动态监测和分类处置预警信息等四个方面对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作出安排,推动形成“线上大数据监测+线下铁脚板核实”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在有效避免救助遗漏或重复救助问题的同时,为过渡期后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奠定坚实基础。

  不过,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吉利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表示,2023年力争要实现新能源产品的三个翻番增长: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翻番增长,超过60万辆,以及雷神混动和极氪销量分别同步实现翻番增长。

  重大工程领跑,民生短板补起来。

  “重大工程,投资体量大,涉及的上下游行业企业多,建设期往往能够发挥稳投资、促就业的重要作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传旺表示,重大工程多兼具公共性、通用性、基础性的特点,其建成投运后能够影响更多行业,以更显著的协同效应和乘数效应,达到补短板、调结构、惠民生的实效。

  <strong>社会支持——</strong>

  安全第一,防范为先。驻尼日利亚使领馆郑重提醒在尼中国公民和机构:

  基辛格在新加坡举行的彭博创新经济论坛上表示:“对于美中关系,我比两年前更乐观。”在2019年的创新经济论坛上,基辛格曾警告称,美中关系正处于“冷战的山脚下”。

林筱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