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供应持续收紧 低熔共聚-拉丝价格走扩

来源: 半岛晨报
2024-06-07 10:58:17

  卓创资讯聚丙烯分析师:宁晓琴、孟荣华

  【导语】2024年以来,国内聚丙烯整体呈现震荡偏强运行态势,但由于前沿资源供需出现分化,聚丙烯各品种之间的价格强弱也出现分化。就2季度来看,低熔共聚市场价格持续走强,与其他品类的价差逐步扩大,其中与标品拉丝的价差已突破300元/吨。后期来看,随着前期检修装置陆续回归,供应有所恢复,价差或收窄,但基于目前现状供应仍紧俏,预计短期低熔共聚与其他品类价差或保持偏宽状态。

  2024年1-5月份,国内聚丙烯整体呈现震荡偏强运行态势,尤其是4月份以来,随着检修装置的增多,供应趋紧,呈现出了明显的上涨行情。就品种来看,低熔共聚价格表现偏强,以华东为例,截至5月28日,低熔共聚市场低价8030元/吨,较年初低价7350元/吨上涨680元/吨,较3月底低价上涨430元/吨。从低熔共聚—标品拉丝价差来看,1季度维持在100元/吨左右,但进入2季度后,二者价差明显走扩,目前已经突破300元/吨的价差。

  价差折射供需关系,反馈品种强弱。低熔共聚价格偏强的背后驱动主要供应的趋紧,特别是今年4月以来涉及产低熔共聚的停车检修装置增多对价格的向上驱动走强。

  检修损失量再创历年新高  聚丙烯供应增长趋缓

  2024年聚丙烯供需压力不减,尤其上半年需求端仍表现为“弱需求”状态,供应端对基本面的影响更为重要。今年来看,部分预期在1、2季度投放的新产能出现延后,而聚丙烯企业装置检修损失量再创历年新高,尤其是3-5月份由检修带来的产量损失量持续增多。根据数据显示,3-5月份聚丙烯检修损失量达到183.35万吨,较2023年同期高35.75%,其中5月份检修损失量高达69.34万吨,较2023年高值高23.95%。高检修损失量对供应的较快增长起到一定对冲作用,数据显示,4份聚丙烯产量环比增长率在-6.60%,5月份产量环比增长率仅在2.88%。

  涉及产低熔共聚的装置检修集中  影响前沿市场供应

  我们注意到,在4-5月份检修的聚丙烯装置中,涉及产低熔共聚的装置线较多,进而对低熔共聚的供应影响更为明显。再加上1、2月份乙烯价格高位令生产企业转产共聚意愿不强,今年1-5月份低熔共聚整体增长偏缓。

  根据卓创资讯数据显示,1-5月份低熔共聚累积同比增速仅在0.92%。相较于2023年增速低3.61个百分点。因此,随着4-5月份涉及产低熔共聚的装置检修增多,前沿市场低熔共聚现货供应快速趋紧,进而对价格形成偏强支撑。

  下游工厂低库存  供应偏紧强化上游企业提价意愿

  从2023年以来,下游工厂低库存操作已成为常态化。一方面,随着聚丙烯产能的持续扩张,市场货源更加充裕,供应稳定性和及时性大幅提升。为减少资金占用,降低成本,下游企业主动降低原料库存。另一方面,经济大环境下,下游行业需求增速放缓。中大型企业通过扩能提升竞争力,进而小企业越来越小,而大型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对原材料议价能力不断增强,多选择最合适的价格按需采购。因此,下游低库存遇到供应偏紧的情况,也强化了上游生产企业提价意愿。4月份以来,上游生产企业开启对低熔共聚的多轮调涨,进一步驱动了低熔共聚市场价格持续走强。

  需求处在旺季中,但亮点不多  对价格向上的驱动或有限

  基于以上分析,近期低熔共聚价格持续走强主要来自于供应增长缩量的支撑,尤其4、5月份涉及产低熔共聚的装置集中检修令市场现货资源紧缺,从而强化了上游企业的提价意愿,带动了市场价格的走强。后期,随着前期检修装置中涉及产低熔共聚装置的在6月上旬陆续回归,预计后期低熔共聚供应趋紧的状况有望缓解。但从卓创资讯监测的6月份低熔共聚重点企业排产计划来看,上旬排产低熔共聚的装置数量增加不多,加上目前部分煤化工企业仍有未交货的共聚,因此预计6月中旬以前低熔共聚供应紧缺情况或难缓解,对高价仍有支撑,低熔共聚与其他品类的价差将仍保持偏宽状态,重点关注6月中下旬现货供应情况。

责任编辑:李铁民

  台湾“国防部”11日表示,自当日上午5时40分起,陆续发现解放军歼-16、苏-30、空警-500及无人机等各型机计13架次出海活动,其中11架次越过所谓“海峡中线延伸线”进入台湾西南空域。同时解放军山东舰航母编队位于台湾鹅銮鼻东南60海里朝东航行,进入西太平洋航训。

  今年5月,《环球时报》特约记者赴越南调研以电子行业为主的外资企业时了解到,当地人的工资也在不断上涨。目前,企业普通员工月薪约合3000元人民币,白领月收入5000元至6000元人民币,高管在1万元至1.5万元人民币之间。

  显然,菲律宾在仁爱礁长期驻扎军事人员和修复“马德雷山”号的做法公然改变现状,严重违背了宣言精神,不仅无法促进争端有效解决,反而会使情况进一步恶化。

  除了山东舰以外,台军还在11日通报称,自9月11日5时40分起,陆续发现解放军歼-16、苏-30、空警-500及各型无人机等各型机计13架次抵近台湾,其中11架次穿越所谓“台湾中线”,进入台岛西南空域。此外,还有13艘军舰在台岛附近活动。

  (十九)完善工作落实机制。中央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要牵头协调,做好整体规划,建立动态优化完善机制,推进政策落实、评估调整和总结推广等工作。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要提出创新举措,加强政策支持,全力支持福建探索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新机制新路径新模式。福建省要强化主体责任,建立协同落实机制,发挥各方作用,创新工作方法,确保各项举措落地见效。建立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专家委员会,开展深化闽台融合发展等政策研究。

  近年来,各国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全球化与区域化、多元化与本土化、脱钩与反脱钩等展开激烈博弈,我国产业链面临的断链风险明显上升。

林孟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