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我国氢能车辆首次完成千里跨区域运输测试

来源: 封面新闻
2024-06-16 22:06:04

  记者今天(4月19日)从中国石化获悉,两辆以氢为燃料的汽车,日前实现了北京到上海,1500公里长距离运输测试,这是我国氢能车辆首次大范围、长距离、跨区域的实际运输测试。

  本次长距离运输测试的氢能车,装备了180千瓦氢燃料电池系统,搭载货物为氢燃料电池冷却液、柴油车尾气处理液等环保科技产品,整车重量达28吨。车辆从北京大兴出发,历经两天时间,横跨六个省市,最终抵达上海。

  中国石化销售公司新能源管理部副经理周金广介绍,全程大约在1500公里左右,在沿途7个加氢站进行了加氢测试。

  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高速增长

  氢能汽车是以氢为燃料的汽车,是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高速增长,我国建成加氢站数量居世界第一。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5600和5800辆,同比增长55.3%和72.0%,产销量均保持高速增长。

  周金广介绍,中国氢能汽车目前大概21000辆左右,同时,氢燃料 电池汽车的成本也在快速下降,为氢能交通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我国加氢站网络不断完善,为氢能汽车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持。截至目前,全球累计已经建成加氢站达到1152座,其中我国累计建成加氢站428座,居世界第一,我国已有30个省市有加氢站。

  下一步,我国将继续推进加氢站的建设。联合整车企业、氢燃料电池系统企业、大型物流企业、氢能源及加氢站运营企业等,逐渐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完善氢能产供储销网络,引领氢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疫情之下,医疗机构正不断承接增加的就诊患者。

  此外,日本近期对中国入境的旅客也做出了限制政策的调整。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官网消息,所有未持有有效疫苗接种证明的旅客入境日本要求向检疫站提交“出发前72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如不能提供有效的接种证明或检测证明将无法入境日本,同时,从2022年12月30日0时(日本时间)起入境人员,7日内有到过中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除外)以及从中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除外)直飞日本的旅客,无论是否持有有效的疫苗接种证明或是持有行前核酸检测证明,都需要完成落地检测。

  目前还有三分之二的甲骨文字仍未破解,还有很多谜题等待揭开。面对如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的甲骨文研究工作也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寻找新的突破口。

  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与中国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日前联合发布的《世界一流港口综合评价报告(2022)》显示,山东港口青岛港2021年完成货物吞吐量6.3亿吨,居世界第四位;完成集装箱量2371万标箱,跃居东北亚第一、世界第六位。该港在集装箱效率和服务品牌、加快自动化码头建设、推进绿色能源港口应用、拓展海陆双向多货种业务等方面特色明显。

  “中国天眼”良好的观测能力和获得数据使中国科学家相信,FRB20190520B很可能代表了快速射电暴的演化早期阶段,有望揭开快速射电暴起源的神秘面纱。“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菂认为,未来随着FAST的持续观测,特别是执行“快速射电暴巡天”优先重大项目,有望建立全新的快速射电暴演化图景,为更好认识快速射电暴这种宇宙现象作出更大贡献。

  说起同事们,向娟直说“不想说”,因为一说自己就可能会流泪,而她不想在镜头前流泪。从2020年到现在,三年里急诊科一直都冲在前面,作为科室负责人,这半个月以来,她看到许多同事坚持在岗、迎难而上,从来没有退缩,因为工作量剧增又人手短缺,最困难的时候大家都在一起坚持,没有抱怨,没有说要休假,没有一个人退缩,同事们团结一心,直面困难的精神让她非常感动,“病人的问题解决了,我们工作上的问题才能解决。”

翟秀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