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各界:澳门载荷专家诞生激励澳门青少年追寻“航天梦”

来源: 气象小秘书
2024-06-13 18:05:06

  中新网香港6月13日电 (记者 戴梦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日前公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已结束,共有10名预备航天员最终入选,其中包括1名来自澳门的载荷专家。澳门各界代表接受中新网记者线上采访时表示,这一喜讯将激发澳门青少年对航天科技的浓厚兴趣,促使他们积极追寻“航天梦”,为国家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澳区全国人大代表、特区立法会议员、民众建澳联盟主席施家伦表示,首位澳门载荷专家和预备航天员的诞生,不仅体现了国家对澳门发展航天科技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也鼓励着澳门青年展现出更大作为,为国家攀登科技高峰贡献更多力量。

  施家伦指出,2022年元旦举行的京港澳天宫对话,去年5月澳门与内地合作研制的首颗空间科学卫星“澳门科技一号”成功发射,去年12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应邀赴澳门访问,这些活动持续激起了澳门青年学生对探索航天科技的热情和对航天事业的向往,增强了澳门青少年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

  澳门科学技术协进会会长崔世平对记者表示,在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5周年和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首次有澳门居民入选国家预备航天员和载荷专家,澳门广大科技工作者同感鼓舞与骄傲。这个意义非凡的“零的突破”,是国家送给澳门的又一份厚礼,更是对澳门积极推进“1+4”适度多元发展策略,尤其是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的肯定与鼓励。

  他表示,从这一次有 澳门居民入选的成功事例来看,澳门在服务国家所需方面,拓展了航天科技这一新领域。“我期望澳门的年轻人,珍惜国家大力支持澳门参与航天事业的大好时代,澳门青少年也可以参与国家的航天事业,追寻‘航天梦’

  澳区全国政协委员、澳门中华总商会理事长马志毅表示,澳门首位载荷专家诞生不仅体现国家对澳门创新科技的大力支持,亦是对澳门表达关心厚爱之情,对澳门培养科技人才以及参与国家航天事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澳门中华总商会将做好科技人才培养工作,推动澳门工商界积极配合特区政府“1+4”适度多元发展策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完)

  “全靠你修了这么一段路,我们才能走得这么方便。”浙江青田北山镇半岭村相邻村民遇到叶志丰老人往往会由衷地说出这样一句话。2月6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老人的孙女处获悉,假期回家时得知了平时省吃俭用的爷爷拿出9万元自费修路的事,此后她把这件事发在自媒体平台,引发不少网友点赞。

  南京市力学小学学生 闫煜颢:我阿婆年龄大了,上下楼拿东西很不方便,所以我就想搭一个能爬楼的机器人,帮助我阿婆和老年人上下楼拿东西。

  <strong>鼓励拓展绿地类型,增加绿色活动空间</strong>

<strong>  政策力度持续加强</strong>

  从隆福寺出发,向南1公里多便是王府井步行街,再沿着东华门大街向西1公里便是故宫。

  摸清了问题,如何解决和改进,团队决定在当地建设百亩生态示范基地田,预计将实现亩产茶油80斤。师生们还走村串户进行科普,帮助村里一起规划如何兼顾眼前和长远效益。

蔡嘉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