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舆论关注选后两岸民间往来:交流对话势在必行

来源: 澎湃网
2024-06-28 15:31:18

  中新社台北2月7日电 2024年台湾地区两项选举结束后,两岸民间交流态势受各界关注。回看交流成果,展望新年进展,台舆论指民间往来有助于缓和两岸氛围,且交流、对话势在必行,台当局需务实推进。

  2023年是新冠疫情后两岸交流重启的一年,诸多交流机制得以恢复。《联合报》统计,去年台北市长蒋万安、马祖县长王忠铭、台东县长饶庆铃等多位县市长陆续“登陆”,到访杭州、武汉、北京、湖州等地,既有两岸城市之间交流机制包含上海台北城市论坛、“西湖·日月潭”两湖论坛等,也有新设的海峡两岸港口城市论坛。不少县市长就两岸农渔或食品等议题与大陆方面展开沟通,其中金门高粱酒、台东番荔枝等恢复输陆的问题已解决。

  民间往来的热络,还反映在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为民服务案件的激增。海基会统计,2023年为民服务案件总计365538件,同比增加55.3%。“受理新申请文书验证案”的数量创11年来新高,其中“结婚用途”增加175.1%,“探亲用途”增加703.6%。

  不久前新当选的台湾工商企业联合会第八届理事长王明祥,将推动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经贸交流合作列为重点工作之一;台湾三三会理事长林伯丰近日指出,两岸关系要先开启沟通,有沟通才会有交流,有交流才能解决问题,期待新执政当局重建两岸沟通渠道,松绑对两岸经济、观光、文化交流的限制;旺旺集团董事长蔡衍明也在日前举行的迎春联欢会上公开呼吁,民进党当局应为台湾民众的未来着想,开启两岸大交流。

  “这样的呼吁不仅反映了多数民众心声,更提醒民进党当局在全球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升高的情势下,切莫依循过去八年对陆政策,致使两岸敌意螺旋持续升高,让台湾因错误战略付出许多不必要的政治、经济、社会成本。”台湾《工商时报》社论就此回应。该评论建议民进党当局尽速开放大陆专业人士来台,以增加两岸接触、对话的机会,同时解除不必要的赴大陆人次禁令,善待在台大陆人士。

  台湾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协会秘书长邓岱贤近日在以“‘对话’要互信基础 ‘交流’需善意措施”为题的评论中指出,新执政 当局需释出善意,让两岸交流措施恢复到疫情前。同时建立与大陆对话的互信基础,发挥智慧、透过各种渠道与大陆沟通。

  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4月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宏观政策靠前协同发力,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多数生产需求指标同比增速提升,服务业和消费恢复较快,就业物价总体稳定,经济运行延续恢复向好态势。

  北大国民经济研究中心报告认为,受服务需求释放和低基数效应影响,CPI整体处上行通道,消费品价格方面存在一定压力,服务价格方面则主要取决于需求恢复形势,2023年自然走势下的CPI同比增速中枢较2022年将会继续小幅上移,大概率呈现先高后低随后平稳的走势,预计2023年全年CPI同比增速约为2.0%。(中新经纬APP)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 李振广:这毫无疑问是美国要把台湾打造成“豪猪”,就是在军事上帮助台湾当局“拒统”,全面武装台湾。但是美国军火商生产能力上有很大的欠缺,在这种情况下,美台就想在台湾设立一些合作的兵工厂,生产一些器械弹药装备之类。据了解,美台这种合作主要是要生产无人机和一些弹药,台湾地区生产无人机有它先天的优势,比方说它芯片生产在世界领先。基础的弹药让美国生产很不现实,因为毕竟美国离得很远,把弹药生产好以后再运到台湾,费时费力,所以说他们想把一些基础弹药也放在台湾来生产,当然能不能成还要看。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 李振广:这毫无疑问是美国要把台湾打造成“豪猪”,就是在军事上帮助台湾当局“拒统”,全面武装台湾。但是美国军火商生产能力上有很大的欠缺,在这种情况下,美台就想在台湾设立一些合作的兵工厂,生产一些器械弹药装备之类。据了解,美台这种合作主要是要生产无人机和一些弹药,台湾地区生产无人机有它先天的优势,比方说它芯片生产在世界领先。基础的弹药让美国生产很不现实,因为毕竟美国离得很远,把弹药生产好以后再运到台湾,费时费力,所以说他们想把一些基础弹药也放在台湾来生产,当然能不能成还要看。

  80后、90后小时候,锦州有一条街叫“串儿街”。一到夏天的傍晚,一排排露天的折叠桌子上长满了人。暖黄色的灯光伴着氤氲的炊烟,大人喝酒聊天,小孩举着羊肉串、排骨串,边吃边溜达,串儿街走到头就是夜市。正好串儿吃完了,来上一碗碰碰凉刨冰,解暑又解腻。

  据《天津日报》今年4月报道,今年伊始,天津市委组织部正式启动实施“瞪羚淬炼”,先后推进从市级机关、市管企事业单位选派一批35岁左右的年轻干部到乡镇街道担任党政正职,从驻津高校、市属高校和重点园区择优选派50名干部人才进行双向挂职等工作,不断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拓展培养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有效途径,持续充盈各级年轻干部“蓄水池”。

敖秀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