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提出日冕物质抛射识别新方法

来源: 新浪新闻
2024-06-29 17:47:57

  日冕物质抛射(CME)是从太阳抛入行星际空间的大尺度等离子体团,是太阳系内最大尺度的能量释放活动,也是灾害性空间天气的主要源头,可能会导致中度到强烈的地磁暴。

  “了解日冕物质抛射在日冕以及行星际的传播和演化过程,预报日冕物质抛射是否到达地球轨道及何时到达地球轨道,是空间天气领域关注的重要课题。”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沈芳介绍。

  利用搭载于太阳与日光层观测台(SOHO)卫星上的大角度和光谱日冕仪的观测数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研究人员手工整理了1996年至今的日冕物质抛射观测目录。该目录记载了每一次日冕物质抛射事件的时间、位置角、角宽度、速度等,是日冕物质抛射相关研究的重要基础数据。

  “然而,面对海量的数据,手工识别存在着耗时费力的缺点,自动识别日冕物质抛射成为空间天气研究的热点。”沈芳说。

  此次,科研人员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日冕抛射物质识别与参数获取方法。首先,科研人员基于大角度和光谱日冕仪的图像数据,训练了一个能够判别图像内是否有日冕物质抛射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随后,利用主成分 分析方法提取神经网络的特征图中的信息,获取了能够展示每一张观测图像中日冕物质抛射位置的共定位图;最后,根据不同图像中日冕抛射物质区域的形状、位置等特征,获取了日冕抛射物质的速度、角宽度以及中央位置角等信息。

  虽然与运动员近在咫尺,但大部分志愿者都没能亲眼看过一场比赛。“我们是距离冬奥会赛事‘最近’又‘最远’的志愿者。”毕鲁博解释,近是因为我们在现场,听着场内的欢呼呐喊会心潮澎湃;远是因为运动员在竞赛,我们也在工作,虽与他们近在咫尺,却无法看到“凌”空绽放、“翊鸣”惊人的历史性瞬间。

  力拼积分,争取有利形势

  仲量联行统计显示,在北京零售地产新增供应方面,2022年一些新项目的入市时间因工期延误或预租活动受阻而延后,2023年施工与装修恢复正常,大部分延期项目将在2023年入市,全市将迎来110万平方米以上新增供应。

  2015年6月23日,国际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在第53届会议上正式对外发布了由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工程中心领衔发起的“雪人计划”。

  今年1月,多点便利店在北京新开了3家门店,其中业绩表现最好的一家是羊坊路店,该店紧邻写字楼、生活社区,为周围消费者提供24小时便利服务。从开业至今,依靠多点数字化系统、灵活的产品运营,销售额已经跻身北京地区前十名,营业额最高日峰值突破3万元。

  接下来的“侦战转换射击”课目,更让陈何昊记忆犹新:150秒,130米山路,参赛队员需要按规定路线机动至侦察位置,完成情报搜集后,转移至突入准备位置,随后对屋内目标进行“歼灭”。

简志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