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外眼”看乡村:“中国雷笋之乡”何以绘就生态共富路?

来源: 金融界
2024-06-30 07:15:11

  中新网宁波4月15日电(林波)悠闲的下午,阳光懒散地洒在青石板上,行走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岩头村,村内古树葱茏,溪水淙淙,家家户户的门口晒着笋干,散发着春天独有的香气,耳边时不时传来村民们聚在一起唠嗑的谈笑声……这幅场景构成了小龙(Javier Llorens)眼中中国乡村的美丽画卷。

  小龙是一位来自西班牙的“00后”留学生。近日,他来到岩头村,近距离感受中国乡村的发展活力。

  乡村生态美,是小龙对岩头村的“第一印象”,特别是饶村而过的清溪中,随处可见鱼群的身影。

  虽是“小”乡村,但生态理念却贯穿该村发展的“角角落落”,绘就了该村的共富路。

  2011年,为保护“溪坑鱼”,岩头村制定村规民约,把护鱼作为一项重点内容,明令禁止在溪涧里钓鱼、捕鱼。

  “没有了鱼儿,溪涧失去了活力,也会让古村‘失色’。”岩头村党支部书记毛祥均表示,如今,护溪护鱼已成了岩头人自觉的行动,不光自己不捕鱼,看到有游客或别村村民来钓鱼,也会主动劝阻。

  绿水青山入画来,曾经独隐山间的古村落擦亮生态招牌,精雕细刻发展底色,成了备受追捧的栖居乐园。

  乡村产业多,是小龙对岩头村的“第二印象”。

  每年3月至4月是春笋收获的季节。奉化是雷笋主产地之一,雷笋栽培面积超过4万亩,至今已发展鲜笋、油焖笋、羊尾笋等一系列特色产品。

  在“中国雷笋之乡”奉化区溪口镇,当地笋农正忙着制作地道美食“油焖笋”——将切好的春笋倒入大铁锅中,用柴火慢慢炖上若干个小时,直到酥软入味……

  “用柴火慢慢炖上8个小时。”今年63岁的岩头村村民毛芳女制作油焖笋已有30余年的时间。凭借着独特的制笋手艺,毛芳女制作的油焖笋成功“出圈”,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笋农。

  “我注册了‘剡溪毛妈妈’商标,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销售油焖笋。”毛芳女表示,今年她的工坊预计产出油焖笋1000余箱,“订单来自天南地北,很多人喜欢这一口老底子味道。”

  “油焖笋产业为村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收入。”据毛祥均介绍,通过深加工,原本在春天才能尝到的美食在一年四季都能品尝到,直接增加了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

  为了让一年四季都能吃上这款“春日限定”美食,当地笋企在完善冷链、配送等基础上,改进自动杀菌冷却、高温高压调理等深加工关键工艺,让产品突破时间、地域等限制。

  如今,从局限于本土的乡村品牌到长三角盛行的舌尖小吃,奉化笋产品还积极“走出去”,一部分被精加工成了水煮笋、竹笋罐头等远销海外,颇受海外市场青睐。

  随着乡村基础设施和颜值的提高,越 来越多的村民看到了乡村发展潜力。

  岩头村村民毛雷鸣在村内开了一家“古岩一舍”餐厅,提供地道的乡村美食。

  “主要是一些家常菜,例如春笋烤肉、盐烤土豆等。”毛雷鸣笑着说,没想到普普通通的家常菜,却成了不少游客“二刷”岩头村的理由。

  看似平凡的餐厅,却因地道的口味吸引不少人前来用餐,慢慢打出了自己的名气,成为该村业态发展的其中一张名片。

  “油焖笋很好吃,盐烤土豆的做法和西班牙的做法很像,也很好吃。”在品尝地道的乡村美食后,小龙点赞乡村美食让人流连忘返。乡村美食多元,也成了他的“第三印象”。

  诚然,在共同富裕赶考路上,如岩头村这般的乡村还有许许多多,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到极致,或许是每个乡村在发展路上会遇到的“成长烦恼”。

  而今,透过岩头村可以看到一些共富经验,在漫山青翠的“背景板”中,乡村正在挖掘更多的可能性,刷新出绿色生态共富路。(完)

  除了筹集所需物资外,麦克和朋友们还陆续给在叙利亚的家人转账,嘱咐他们在当地采买一些所需物资,帮助更多困难民众。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西安2月11日电 (记者 阿琳娜)11日,搭载着129名旅客的CZ8145航班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起飞,飞往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标志着西安至比什凯克航线正式开通。

  围炉饮茶,常常发生在文人聚会中,茶有了,也少不了琴棋书画诗酒。张训礼的《围炉博古图》中,屏风前三文士围束腰长桌而坐,一文士园中踱步吟诗。庭中松树挺立,梅花盛开。此处之“博古”,便是观赏书画。

  在中国男排超级联赛表现出色的浙江球员张景胤,11日与教练团队抵达了波兰格但斯克,即将加盟波兰男排超级联赛。张景胤在俱乐部的球衣号码仍然是国家队的号码22号。波兰男排超级联赛为世界三大顶级男排联赛之一,张景胤作为第一位去波超打球的中国球员,面临不小的挑战。首先波超联赛对外援上场数量限制在三人,其次张景胤也将在比赛中面临欧洲强势拦网的考验。对此张景胤表示,自己就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参加比赛的。

 <strong> / 流量困境 /</strong>

  “虽然现在人类对宇宙的观测已经延伸至130亿光年以外,但迄今为止,太阳仍然是浩瀚宇宙中唯一可供人类详细研究的恒星。”甘为群说,“太阳上发生的活动,不只影响着地球和人类,也可能在其他恒星上演。所以人类对太阳的物理过程越了解,对宇宙的认识也会更深刻。”

方芸紫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