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里拍短剧,不能无视患者家属感受

来源: 扬子晚报
2024-06-07 09:26:44

  ■ 视点

  近日,有网友反映,一剧组 在河南新郑市一家民营医院ICU(重症监护)区附近拍摄期间,让一患者家属“哭小点声”,引发热议。6月5日,新京报记者从郑州市卫健委获悉,此事正在调查当中,“我们正在跟医院、新郑市卫健委双向沟通这个事情,初步了解是医院内部请第三方公司来拍一个片子。

  亲人病危,家属因担心而伤心落泪,这是人之常情。外人做不到这些,至少要保持庄重肃穆,从而体现出对病危者和家属最起码的尊重。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剧组人员非但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同情与理解,反而将其视为拍摄过程中的障碍。这种冷漠的态度令不少人难以接受,也逾越了基本的伦理要求。

  郑州市卫健委工作人员表示,若是医院内部的宣传拍摄,可自主协商,无需向外单位报备;若是外部剧组借用医院场地拍摄,需先与医院沟通、对接,并向当地卫健委、宣传部报备。就此看,剧组在医院拍摄有着相应规则的支撑。

  但无论如何,确保拍摄活动不会对其他患者和医院工作造成任何干扰,是这一切工作开展的前提。更何况还是在ICU附近。郑州市卫健委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也强调了这一点:“不能干扰群众和医院的正常运营。”

  目前,郑州市卫健委已经介入调查此事。相信相关部门介入后会进一步彻查此事,进而澄清公众疑虑。当然,一旦发现违规问题,也该对相关责任人严惩不贷。

  此事也警示,现实中,允许剧组在医院拍摄相关场景的边界,或许也该得到进一步的明确。尤其是在ICU中有病人的情况下。这些边界不妨通过制定更详细的规章制度予以明确。

  2023年开年之际,记者在采访中看到,鄱阳湖畔,数不清的候鸟在引吭高歌;华北平原,蓝天成为人们照片里最美的背景;巢湖岸边,农田里越冬的不是庄稼而是“草”……各地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神州大地正在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乐章。

  据了解,中国两院院士投票评选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活动,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科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此项年度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29次。(完)

  2022年,当地考古人员继续对尹村遗址进行发掘,发现三座“窑箅式升焰窑”样式的窑址、两座瓮棺葬以及一座小型人骨坑。其中,“窑箅式升焰窑”现仅残存窑室和火膛残部,现该窑室通体残高1.78米,残顶距现地表2.12米,平面形状近似椭圆形。窑室偏大,可烧制体量较大陶器。

<strong>FAA屡次出错引发各方不满</strong>

  ——人造心脏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美国工程师使用一种新的增材纺织品制造方法,开发出第一个具有螺旋排列跳动心脏细胞的人类心室生物杂交模型,并证明其肌肉排列确实会显著增加每次收缩时心室泵出的血液量。该研究是朝着器官生物制造迈出的重要一步,使人们更接近于建立用于移植的人体心脏的最终目标。

  六年前,在一次偶然的捐资助学活动中,杨文婧与王建荣大爷结缘,从她上高中起,老人每年固定给她资助2000元,作为学费和生活费。

蔡政妃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