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推出青少年科学导师计划

来源: 第一财经
2024-06-02 07:14:32

  2024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特别节目在穗举办

  广州推出青少年科学导师计划

  昨日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昨晚,由广州市科协、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联合主办的“科学家故事会——2024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特别节目”顺利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新滋、吴硕贤及全市科技工作者代表,省、市相关部门代表出席了活动。与此同时,广州青少年科学导师计划也在活动现场启动。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武威

  聊科研:很多原创成果始于质疑权威

  “科学家故事会”活动现场,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教授顾行发向记者介绍他的科研工作,“我是研究航天遥感的,通俗说就是对地球‘拍CT’。如今,商业航天已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我原本在北京工作了20年,现在转而投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我们正在广州建设‘五羊星座’体系,‘五羊星座’更适合于低纬度地区的遥感观测,它采用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轨道技术。”

  暨南大学纳米光子学研究院副教授李宇超是一位“90后”青年科技工作者,他的研究方向是光学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我们发明了一种技术,可以把光聚焦成一个非常小的光束,这种光束可穿过我们的皮肤,隔空操控我们体内的细胞,还可以清除体内的血栓,激活受损的神经。我们希望这项技术能够为治疗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症提供帮助。”

  李宇超说:“我希望把科学技术应用推广,让百姓看得到、摸得着科技,同时希望年轻的学生、科技工作者一定要保持他们最初的好奇心,很多原创成果都是从勇敢质疑权威开始的。”

  来自广州市真光中学的李睿参加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获得了相关奖项,“我对科技工作者非常敬仰,未来也想成为一名有所作为的科技工作者。‘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既能提升青少年对科技工作者的认知,还促进我们对科技活动更感兴趣。学校会定期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比如科技节、科技表演,这些活动让学校越来越多的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广州青少年科技馆月球探索主题科普临展同步启动

  昨晚7点半,“科学家故事会”启动。“建功新时代”篇邀请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高平团队等 六组来自科研生产以及科普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团队,讲述他们发扬践行“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用实际行动助推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故事;“迈向新征程”篇邀请兰雨、黄帅等广州科技工作者代表“投递”他们在新征程上的“科研心愿”;“探索新未来”篇则召集了五位科学界的未来之星与陈新滋、吴硕贤院士对话,他们带着脑洞大开的科学问题“推开世界的门”。

  担任主任的郭振华此前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副主任傅文杰、孔玲(女)此前分别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联络局局长、最高人民法院赔偿办主任。

  此次会见中李尚福表示,中国所走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世界之福,不是世界之祸,美方应有正确的战略判断。美方一些人未同中方相向而行,致使中美关系徘徊在建交以来的低谷。我们始终致力于构建稳定、可预期、建设性的中美关系,希望美方与中方一道落实好两国元首共识,共同推动两国两军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曾刚认为,对于银行而言,确实会有一定利率上的损失,但这个损失在银行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金融机构的变动应该和实体经济变动相一致。因为贷款利率也要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并且目前其他新增贷款的利率都在调整,在这种背景下,存量按揭贷款进行调整,也符合整体市场发展趋势。

  首先,一些阻碍中美高层接触的因素暂且消失。布林肯原定于今年2月访华,之后由于中国民用无人飞艇因不可抗力误入美国事件单方面宣布推迟访华至6月。现在此事基本已经成为过去式,美国国内并没继续炒作。

  程光在完成第二个“火花奖”题目后,沿着之前的解题思路,目前已和华为在网络热点检测方面开启了一个新的合作项目。他说,“揭榜”是一种双赢,华为解决了技术难题,他对需求也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受此启发,他能进一步拓宽原本的研究思路,找到能广泛应用的技术可能。

  报道指出,专家解读称,由于美方反复制造中美两军高层交流的障碍,导致两军交流渠道的缺乏,现在不得不寻求通过外交渠道来帮助美军恢复与中国军方高层的沟通交流。“可见美国国防部对于和中方在军事层面建立沟通渠道的迫切需求。”

刘欣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