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如何不“断更”?经济日报:让年轻人成为主力军

来源: 顶端新闻
2024-06-09 10:33:12

  青年非遗手艺人制作“变形金刚”皮影、捏“冰墩墩”面人的视频灵动传神,在社交平台火热传播;从校园到博物馆,新老匠人开设的各类非遗体验课寓教于乐,广纳天下“学徒”……

  6月8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热潮下,如何挖掘培养各领域人才、开展跨界合作等话题,引发关注。

  非遗保护与传承能不能红红火火,关键在人。青年人是创造新文化的生力军,也是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主力军。

  非遗保护与传承,是一代代人记忆与技艺的承续,离不开一批批艺高人胆大的人才引领和担当。同时,要培养坚守匠心、与时俱进的非遗传承人,以多元渠道吸引各领域人才投身其中,打造非遗“年轻态”。

  伴随短视频、直播的火爆,非遗与大众的距离近了。“00后”传承人党飞华通过短视频平台将皮影技艺与国潮风尚相结合,吸引了更多人向长辈诚心学艺,也让古老的皮影更具青春气息。“江寻千”“南翔”等自媒体创作者,走访各地拜师学艺展现“打铁花”等非遗技艺,或复刻各类非遗工艺品及传统美食,以体验者而非传承人的身份,带火了一些地方的非遗文旅项目和非遗产品。

  在保护与传承的前提下,若各地找准特色定位,结合大众潜在的体验需求打造优质产品,还能将这部分由非遗带来的流量转化为实际收益,实现跨界共赢。

  发掘、培养复合型非遗人才还要注重校园培养。一些高校已经在相关学科设置和职业规划方面提前布局。不过,非遗人才培养久久为功,还需各方集思广益、形成合力,提供更多实 践机会,充分发挥人才创造力,不断提升非遗的文化影响力。

“我认为不会。一切都在进化,总是会有新的东西出现。不久之前这种事情还是想都无法想象的,而现在却已经是非常流行了。很多人都关注直播,这是与人接触和工作的一种方式,教练就开始直播了,这之前谁能想到他会做这事。我不认为自己会做,不过谁都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是我认为自己应该不太可能去做这事。”

通过比赛,去激发人民向往自由的渴望,去弥合人群矛盾的裂隙,去鼓舞万千同胞的精神。

……

阿根廷的世界杯玄学,由不得你不信啊!

富得流油不说,在比赛奖金上也是下得去血本,总奖金达到了4.4亿美元,历史第一!其中冠军奖金4200万美元,亚军3000万,季军2700万,光小组淘汰的参与奖也有900万美元能拿。

不少前往卡塔尔看球的中国球迷也在社交平台上表达了“一房难求”的困扰。

蔡孟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