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能为世界带来何种机遇?

来源: 新浪新闻
2024-06-02 16:36:06

  中新网上海3月20日电 (谢梦圆)在当前部分国家采取“小院高墙”策略并试图与全球“脱钩断链”的背景下,中国如何看待外资流入?可以和国际在哪些领域加强合作,分享机遇?针对以上思考,19日,“中外媒体学术沙龙·机遇中国”系列第一期活动在沪举行,主题为机遇中国·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解读—“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引资环境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西方经济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詹宇波表示,外资进入会受地缘政治影响,“地缘政治会让跨国公司产生‘寒蝉效应’。一些技术限制和管控目前还没涉及到我们身上,但是我们要从长计议、早做打算。”

  詹宇波指出,研发顶尖技术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假如没有下游产业链、成熟的市场进行消化,“小院高墙”战略就无法持续。

  此外,疫情带来的影响也难以忽略。“外资投资尤其是外国直接投资建厂的情况下,比较强调面对面交流,要实地考察。这方面如果恢复得不是特别好,对外资情况肯定有影响。”

  詹宇波分析称,外资在早期进入中国时,很大程度上看中了中国的低成本要素以及官方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以降低价格去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现在这个情况已经发生变化了。在此过程中,中国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外企进来后能不能竞争过中企,也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基于此,中国未来应如何继续分享机遇?詹宇波认为,最重要的基础是,中国应该始终对外资采取开放欢迎的态度,“从去年出台关于进一步扩大外资,到今年全面取消外资制造业进入的领域,再到进一步开放金融和电信领域,叠加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这反映了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的态度。”

  同时,他认为,中国现在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间,可以给外资提供新机会和新市场环境。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周冯琦,她表示,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和背景下,世界许多国家都出台关于碳信息披露,碳足迹、碳标签,绿色贸易新规则。在双碳战略目标驱动下,高碳密集的行业向低碳转型、绿色转型势在必行。

  她认为,在绿色技术研发和能源使用方面, 高碳密集企业自主加大对绿色新材料和绿色新工艺技术的研发投入,也会带动上游绿色技术服务业的发展,拉动绿色新材料的需求,“碳密集型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孕育了节能降碳相关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完)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李准】路透社2月10日报道称,巴西总统卢拉此前一天动身访问美国,并于当地时间10日下午在白宫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谈。

  近一个星期,他的酒店都是满房。因为周围高校学生临近开学,不少提前到校的同学更愿意选择入住电竞酒店,和同学们来上几把游戏,尤其是“三人间”“四人间”“五人间”最紧俏,几天后都约满了。“如果天天都是这种满房的状态,可能今年就能回本。”聂先生说。

  到校后,刘俊生看到当地教学存在理论与实训结合不紧的情况。在充分了解学员诉求后,他结合天津的教学经验,以实训作为主线,结合理论讲解对农牧民开展教学,并编写教案,修订了教学计划,还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了维汉双语焊接专业校本教材。

  新城控股此前披露的1月份销售情况显示,1月份新城控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57.76亿元,比2021年同期减少26.54%;销售面积约71.24万平方米,比2021年同期减少10.62%。

  良种良法加持下,2022年,珠晖区落实粮食播种面积3万亩,建立了沿兴村双季稻生产千亩示范片,完成粮食总产量1.18万吨。并创建了丰创和亮农2个省级示范合作社、君程和林怡2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发展了高栗、雪梅、正鹏、秀英4个示范种粮家庭农场。

  “当时,我们聚在一个大大的蒙古包里,都穿着蒙古袍。我觉得这是种缘分。”11日,罗兆阳回忆着希拉穆仁草原满是珍惜。“那一时的记忆,可能会在我的脑子里记一世。”(完)

许哲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