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打造“新引擎” 激发治沙新动能

来源: 安徽网
2024-06-17 04:33:07

  中新网乌鲁木齐4月29日电 (马海骄)28日,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中电建25万千瓦光伏项目工程建设现场,工作人员加紧施工安装光伏板固定支架,国网阿克苏供电公司工作人员通过对光伏板连接线路和逆变器进行检查,对施工项目部供电线路和用电设施进行隐患排查,为加快推进光伏项目建设提供安全稳定的电力保障。

  新疆阿克苏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9.88万平方公里,占阿克苏地区总面积的78.77%,是国家荒漠化综合治理的重要工程区。当地积极探索“政企共建、自主经营”防沙治沙模式,明确将该地区沙雅县、阿瓦提县作为两个主战场。

  生态治理新模式

  沙雅县盖孜库木乡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沿着沙漠公路一路前行,路边的植被逐渐减少,绵延的沙丘映入眼帘,此起彼伏,一眼望不到边际。

  从盖孜库木乡沿着沙漠公路行驶约17公里后,再沿着一条人工开辟的砂石路挺进沙漠约2公里,一排排光伏板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这里就是中电建 25万千瓦光伏项目现场。

  截至3月底,中电建25万千瓦光伏项目已完成光伏板基桩的建设和第一期5万余块光伏板的安装。今年6月,这里将建成一个占地约7000亩、年发电量4.14亿千瓦时的光伏基地,并配套建设一座220千伏升压站,通过“光伏+治沙”筑牢生态防线。

  “我们这个电站是一个光伏治沙项目,光伏基地不光发电,还能治沙,目前我们已经开始在光伏区周围种植梭梭树等固沙植物,后续这些治沙植物的种植面积还会进一步扩大。”中电建25万千瓦光伏项目经理杜思伟介绍。

  一方面,基桩能固沙,光伏组件大面积铺设在植被稀疏的裸露地表,可以增大地表粗糙度,降低近地表层气流速度,从而降低气流的输沙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在光伏板下开展草方格固沙建设,在光伏场区内播撒耐旱草籽,加大绿化面积,在光伏区周围种植1000余亩梭梭林,形成外围防风固沙、光伏区内固沙的有效固沙形态。

  “双碳”引领促发展

  植物可大大提高地表抗风蚀能力,减少风沙对光伏元件的危害,并通过开展光伏发电引用微咸水梭梭造林,不断扩大肉苁蓉种植规模,一座沙海“绿洲”已慢慢初具规模。

  从黄沙滚滚到绿意渐浓,从风沙肆虐到绿进沙退,往日不毛之地的沙漠,不仅披上了“绿装”,还成为群众发家致富的宝地。

  “我们周围的这片梭梭苗是今年刚种植的,长大后就能成为治沙的‘好帮手’,不仅能治沙防沙,还能在梭梭根部接种‘沙漠人参’肉苁蓉,发展前景广阔。”来到光伏区外围,中电建25万千瓦光伏项目经理杜思伟指着一株株、一排排梭梭苗说道。

  同时,项目建设投运后,每年可节约标煤13.71万吨,相应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7.84万吨,在带来清洁能源的同时,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沙漠立铁塔,银线穿黄沙。为积极做好中电建25万千瓦光伏项目并网投运工作,国网阿克苏供电公司主动靠前服务,组织人员定期上门了解项目建设用电需求,紧盯工程建设进展,加快推进并网线路建设,将投资建设一条220千伏线路使光伏基地与海楼220千伏变电站相连进行消纳。

  阿克苏地区近年来大力发展新能源,截至2024年3月底,阿克苏电网总装机容量达877.3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规模达433.08万千瓦,均为太阳能发电,绿色能源正成为带动当地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完)

  <strong>诸多顽疾积重难返,除弊革新需用重典——</strong>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日联合发布了《社会蓝皮书:202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指出,大学生就业地域偏好明显,想去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和二线经济发达城市的大学生仍占大多数,不过这一占比呈缓慢下降趋势。想去三、四线城市以及小县城、基层乡镇和农村工作的大学生占比虽然相对较少,但呈上升趋势。

  当前,各种新的销售渠道不断兴起,人们的阅读热情有增无减,这为图书出版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读者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只有那些高品质的作品才能获得更多关注。无论阅读方式怎样变化,销售渠道如何整合,出版行业作为以内容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必须不断优化产品供给,为读者更好更快地提供更多优质图书。一方面,要倾力抓好创作生产,努力打造更多原创的精品佳作,为读者提供更丰富选择。要注重挖掘经典作品的潜力,通过引入新的视角,密切当代读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联结。另一方面,要想办法提升人们的购书和阅读体验。在这方面,智能化技术可以提供很大的助力。比如,北京发行集团打造的未来书店数字化应用场景,可为读者提供图书推荐、共享空间服务、社群服务、电子内容阅读服务、活动沙龙服务、个人书店管理等个性化服务。这样的全新体验,无疑更能让读者感受阅读的魅力。

  <strong>“存货减值不是问题”</strong>

  近半年来,首套房贷利率政策多次调整优化。2022年5月份,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发文称,对贷款购买首套住房的家庭,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2022年9月份,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阶段性放宽部分城市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2023年1月份,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正式建立。

  虽然被罚数量、被罚金额均较2022年同期有所减少,但百万级巨额罚单仍然存在,2023年首月,监管共开出了36张百万级罚单,受罚主体涵盖了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农商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多类机构,其中,政策性银行1张;国有大行及分支机构6张;股份制银行及分支机构5张,其余24张则为地方性银行、农商行及村镇银行等。随着严监管不断深入,“双罚制”特点也更加明显,在问责直接责任人的同时,也对管理不尽职、履职不到位的管理人员进行处罚。

姜怡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