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微短剧行业谋精品化发展

来源: 中国小康网
2024-06-27 04:06:03

  中新社上海6月25日电 (记者 缪璐)在快节奏、碎片化的时代,爽点密集和反转不断的微短剧受到大众欢迎。第29届上海电视节25日举行的上海微短剧大会上,如何推动微短剧走向精品化,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以短时长、轻体量、快节奏为显著特点的微短剧,眼下正迎来发展的关键期。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373.9亿元(人民币,下同),预计2024年有望突破500亿元, 2027年将超1000亿元。微短剧的风还吹到香港,著名导演王晶、周星驰等纷纷

  令人“上头”的微短剧,在野蛮生长之后,提质增效成为行业共识。“从创意题材、制作技术,到演员选择,整个微短剧的赛道都在往精品化高端化快速发展。”小红书互联网和文娱行业群总经理赵维晨说。

  文旅题材或成其重要突破口。腾讯在线视频银河工作室负责人曹睿指出,讲述各地旅游产业富含地域风情和文化意蕴的故事,微短剧不仅能发挥“短平快”的特点,也能有效弥补文化内涵的不足。

  曹睿说:“文旅微短剧的拍摄需要灵感和故事,去激发人与人之间的共鸣,做这个事情既难又不难,从制作方面来说不难,但要达到流量、口碑和市场效应兼备,非常难。”

  微短剧的精品化之路还需要数字技术加持。快手星芒短剧业务负责人王海月说,微短剧与数字技术结合,可以提升效率,打开想象的天花板,解决玄幻故事中一些无法通过拍摄实现的画面。

  位于松江的上海科技影都AI(人工智能)创制生态中心,以AI算力、AI技术合作赋能微短剧制作,探索更多创新的微短剧制作技术形成。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31/52/3052016317598262460.jpg" alt="" />

  “春节不能回家过年,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了。春节保电工作重要性可想而知,从现场巡视、检查数据到后台分析比对等,每一步都不能有一丝松懈。”郑鑫说。

  大家都知道,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八八战略”20周年,也是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举办之年。这样的特殊历史节点和时代任务在此交汇,我们必须分秒必争。

  在常德市石门县夹山镇杨坪社区,村民陶文平成了陶家岗屋场抓产业建设的带头人。这两年来,在他的带动下,过去没有一个集体产业的杨坪社区户均投入两万元,发展了脆桃园、葡萄园、亲子园等农旅项目,2022年村集体增收10万元。

  “虽然忙,但很有成就感。”回家网购年货时,刘涛看到有智利车厘子,仔细一看,检验检疫证明是南沙海关开出的,感觉特亲切,立即下单购买,“对我们自己的工作有信心,吃着也放心。”

  张翀也表示,中国现在已经摒弃 “造不如买”的观念,国内半导体企业都聚焦自主研发,国产光刻机也有了很大进展。目前,上海微电子自研28纳米光刻机也取得突破,且有机会全面实现国产化,在多重曝光技术加持下,也能实现14纳米芯片的量产,“也就是说,即使外购这条路被堵死,中国芯片也不会走上绝路”。

卢玉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