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落地三年,家长更愿意生娃了吗?

来源: 人生五味
2024-06-13 22:22:54

  理解教育|“双减”落地三年,家长更愿意生娃了吗?

  “双减”政策距今已实施三年,这项政策成效如何?是否真的能缓解家长的“鸡娃”焦虑?是否会影响家长再生育的意愿?

  今年5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学者刊发了一篇论文《“双减”政策影响家长再生育意愿吗?——基于全国29个省份的调查》。该项研究是基于29个省份10341名中小学家长的调查,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实证检验“双减”政策认可度对家长再生育意愿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

  研究结果显示,“双减”政策对家庭生育二孩意愿的影响效应大于对生育三孩意愿的影响效应。与对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家长影响相比,“双减”政策对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家长的再生育意愿产生了更大的正面效应。

  另外,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教育焦虑在中小学家长对“双减”政策的认可度与他们的再生育意愿之间起到了双向链式中介的作用。由于子女教育费用高昂和教育竞争的激烈,许多家庭选择了“少生、优生”的生育策略,从而降低了已育家庭的再生育意愿。随着“双减”政策的有效实施,学校提供的作业辅导和课后服务,以及政府对校外教育培训价格的规范管理,减轻了家庭教育支出的压力,进一步缓解了家庭经济负担和家长的教育焦虑,教育焦虑的减轻进而进一步减少了家庭的教育支出,逐步提升了家长的再生育意愿。

  为此,该项研究提出了几大政策优化建议:

  首先,应提高中小学家长对“双减”政策的认知水平。应积极构建家校合作的育人平台,向家长阐释“双减”政策的核心意义和深远影响,提升家长对政策的了解程度、认知水平和认可度,积极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和理念,从而有效缓解家长教育焦虑。

  其次,应持续加强“双减”政策执行力度,并强化相关的配套治理措施。一方面需要持续加强政策的执行,加大对校外教育培训行业的监督力度,减少家庭在生育和养育孩子 方面的教育开支,从而有效地提高家庭二孩、三孩的生育意愿。另一方面,需要强化与“双减”政策相配套的治理措施,解决课后服务师资短缺和经费不足等问题,改革考试和评价体系,以及配套的劳动力市场改革等措施,全面提升教育的高质量和均衡

  最后,教育和人口生育领域应采取多层次的综合策略,以全面提高已育家庭的再生育意愿。教育政策应与人口生育政策有机地配合和衔接,确保生育政策与教育政策之间的无缝对接,共同构建一个包含生育经济补贴、生育妇女就业支持、学校课后服务和托管服务、休假制度等在内的友好、积极、支持性的生育激励和保障政策体系。

  问:在依法打击恶意欠薪过程中,检察机关是如何能动履职,充分联动发挥“四大检察”作用的?

  中新经纬1月12日电 综合路透社和华尔街日报等外媒消息,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将裁减500名员工,约占其员工总数的3%。

  “2023年河南省线上海外春晚”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侨办、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河南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河南省文旅厅、河南各省辖市政府侨办、河南欧美同学会、<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河南分社、有关海外侨团、华人头条等共同协办。

  乌干达中部地区2022年9月暴发埃博拉疫情,主要毒株为相对罕见的苏丹型埃博拉病毒。世卫组织称,本轮疫情中的最后一名确诊者于2022年11月30日康复出院,截至当天乌干达累计确诊病例142例,累计死亡病例逾50例。

  德邦证券宏观报告认为,核心CPI改善尚未到来。12月整体食品价格仍在下降,主要是受猪肉价格下跌带动。非食品CPI环比变动预计弱于历史同期,一是油价环比降幅较大,二是在疫情约束下,消费需求整体偏弱。预计12月CPI同比涨1.6%左右,环比降0.2%。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12日电 在12日举行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月度信息发布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2022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增长3.4%和2.1%,延续了2021年的增长态势。

林春任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