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全力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来源: 中文网
2024-06-26 21:45:24

  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进展和成效,突出体现在“六个创新跃升”和“五个全球前列”。“六个创新跃升”包括: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4倍多,技术合同成交额、国高新企业、每日新设科技型企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中关村总收入这五个指标都实现了翻番。“五个全球前列”包括:2017年以来一直稳居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榜单的全球首位;高被引科学家数量达到411人次,在全球创新城市中排名第一;独角兽企业数量114家,在全球排第三;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自然集团、清华大学发布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中,均位居全球前列。

  具体 成效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取得新进展。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优势,布局国家实验室体系和9家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推进怀柔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目前,16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平台都已进入科研状态。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组建24个创新联合体,打造7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涌现出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二是高精尖产业发展形成新动能。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科技服务业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医药健康等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布局了商业航天、量子技术、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

  三是主平台主阵地建设迈出新步伐。全力推进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这是我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阵地。出台分园高质量发展、特色产业园、大学科技园等“1+3”政策措施,2023年中关村规上企业预计实现总收入8.6万亿元。统筹推进“三城一区”联动发展,这是我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平台。2023年“一区”承接三大科学城成果转化项目超过了270项。

  四是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实现新突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已经从今年3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出台了外资研发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独角兽企业等支持政策,中关村24项重大改革措施全面落地,中关村综合保税区通过了封关预验收,中关村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提速建设,社保中关村专项基金初见成效。围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新设了4支百亿级政府直投产业基金,不断打造一流创新创业生态。

  (一)所有因私护照、旅行证、婚姻登记预约、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业务均将通过“中国领事”APP申请办理。

<strong>  二问:“德尔塔克戎”是否会输入我国引发新的感染?</strong>

  此次的展厅一改以往“名家名作带新人新作”的展览模式,最大程度地将展示平台留给年轻艺术家,尤其是活跃在广州的穗港澳年轻艺术家们。据了解,参展的艺术家平均年龄不超过28岁,但是他们特有的大胆、敢想、前卫、潮流的风格给本次展览带来了青春、新鲜的气息,他们的作品常常使用出其不意的表达形式,给观赏者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觉享受。如1997年出生于香港的杜梓锋,带来了装置雕塑作品《素麒》,通过光影和简单道具的辅助,将未经雕琢的岭南狮头重新塑造成了一头气势威猛的雄狮形象。

  下游需求有望好转

  耶伦在信中说,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在19日达到31.4万亿美元的法定债务上限。财政部已经开始采取非常规措施以避免政府债务违约。耶伦称,这些非常规措施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她敦促国会尽快通过法案提高联邦政府债务上限。

  清上海小校场年画《豫园把戏图》也颇具特色。旧时,上海不少人家会在初一子夜时分赶到城隍庙去“烧头香”。春节期间,豫园的庙市人流如织,除却书场、茶寮、饮食店,还有露天设摊,摆着扯铃、风鹞以及各种玩具。到了元宵之夜,庙内灯市更是熙熙攘攘,无比热闹。

刘彦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