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乡村焕新颜

来源: 人民资讯
2024-06-30 11:26:23

  呼斯乐说得兴起,还拉着记者去看他家在养殖小区里的牛。当地有养牛的传统,早年间通过产业扶贫,不少村民分到了基础母牛。近年来,随着经济条件改善,家家户户养的牛越来越多。但院内养殖难以避免粪便堆积、污染环境、影响健康等问题,也限制了养牛数量。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中央宣传部协调推进下,哈吐布其嘎查在草布斯台艾里建起了占地面积11900平方米的养殖小区,村民可以把牛集中饲养在统一规划的大规模棚圈里,实现了人畜分离。每间牛舍每年收取500元管理费。“这个收费标准经过了‘四议两公开’,我们挨家挨户走访征求意见后才定下来。”中央宣传部派驻到哈吐布其嘎查的第一书记殷凡说。

  呼斯乐在养殖小区养了20多头牛,“舍饲圈养更科学,牛长膘快,人也不受累。这里的热水槽、搅拌机、粉碎机都可以免费用,家里空出来的牛棚我准备改造一下,搞庭院经济。”呼斯乐说。

  内蒙古在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增收过程中,对村民的帮扶从建房修路等“硬件改造”,发展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精神文明建设等各方面“软件升级”。

  200多公里外,科右前旗科尔沁镇平安村的发展也日新月异。记者3年前来到这里时,标准化果蔬大棚并排而立,农村电商发展如火如荼。如今,这里建成了乡村旅游综合体“番茄公社”,兼具种植采摘、观光旅游、亲子研学、科普教育等功能。番茄公社负责人、科尔沁镇乡土人才孵化中心主任齐晓景介绍,当地产业发展经历了4次升级,从最初的农业生产,到开办采摘、餐饮,再到住宿加培训多元化经营,现在更是走上了农文旅一体化发展道路,实现了一二三产融合。

  10余年来,齐晓景带领着乡亲们经营蔬菜大棚、办家庭农场、发展电商,推动平安村成为规模化经营、多产业并进的示范村。“过去是村里人凑钱供我上的大学,如今我想创造更多机会,让所有村民都能吃上‘旅游饭’。”齐晓景说。番茄公社“管家大嫂”陈园园告诉记者,“在这里我一年能挣六七万元,也不耽误农活儿”。

  乡村振兴,关键靠人。兴安盟精心策划实施“晓景计划”,旨在培养更多像齐晓景一样的产业带头人。截至目前,该计划已培养带头人千余名,辐射带动4万农牧户,整体经营收入累计超过3亿元。

  文化、人才、教育等软实力正成为内 蒙古乡村振兴的强动力。内蒙古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全区嘎查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10万元。(本报记者 陈 郁 曾诗阳 余 健 覃皓珺)

  当日交流环节前,主办方对发言代表明确提出:只说问题建议,不谈表扬成绩——这一方面出于时间安排考虑,一方面也透露家乡的问题导向意识。

  2月4日,记者走访多家超市发现,今年的速冻汤圆产品除了在馅儿上出新,更是在外皮儿上下足了功夫。大黄米汤圆、福字汤圆等产品销售火爆,受到消费者青睐。

  为目睹一场烟花盛宴,酒店的江景套房、江上游轮被抢空,就连4万元一晚的江景房也“名花有主”。抢不到的网友,出了烟花秀观赏参考指南,“吐血整理”最佳观看点。杭州高速交警预判,元宵节将有“超百万级”观看人群。

  2022年是任子威第二次出战冬奥会,他参加五个项目,实现金色梦想。从2004年接触短道速滑项目,到2022年站在冬奥会的最高领奖台,这条布满荆棘的圆梦之路他走了18年。

  在这一过程中,因为甲骨文的发现以及罗振玉、王国维等人的释读,殷商王朝的存在借由实证得以确认。王国维甚至不无乐观地做出一种推论:“由殷商世系之确实,因之推想夏后氏世系之确实,此又当然之事也。”一定程度上,商的证实的确提升了传统文献的可信度,部分地赋予了研究者重建古史自信的依凭和底气,钱穆在《国史大纲》中便如是写道:“《史记·商(注:应为殷)本纪》所载商代帝王已有殷墟所得甲文为证,知其不虚。《商本纪》诸帝王可信,《夏本纪》诸帝王即不必不可信。”然而,这终究只是一种保有“温情与敬意”的逻辑推演,缺少考古事实支撑的夏王朝以及更早时期,依然难以在普遍范围内被当作信史接受。例如,与钱穆几乎同时开始编著各自通史作品的郭沫若、张荫麟,就仍只将商作为开端。

  2007年,屈建刚受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委派来柬埔寨执行KOH PUOS大桥项目。一行6名中方员工,都是第一次出国常驻,合用2台笔记本电脑,从祖国的大西北来到了陌生的东南亚。

卢怡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