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推动传统产业“发新芽”

来源: 砍柴网
2024-06-13 08:49:30

  中新网扬州6月12日电 (记者 崔佳明)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12日,中共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在召开的市委八届八次全会上表示,扬州要把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及时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不断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推动传统产业“发新芽”、新兴产业“长成林”、未来产业“快生根”。

  江苏扬州放眼全局,明确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目标定位——聚焦产业科创名城建设不动摇 ,全力打造长三角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扬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优势和潜力在哪里?扬州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给出答案,那就是扬州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从产业基础看,扬州历史上就是一座工商名城,产业一直是这座城市兴旺发达的“密码”。2023年,扬州全市工业开票销售突破8000亿元,位列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50强城市第30位、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38位,扬州的13条新兴产业链中有8条规模过百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高于省均3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7倍。从科创资源看,扬州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2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77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622家,拥有中航系“两院一中心”、国汽轻量化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累计建成各类科创载体超过400万平方米,国家创新型城市能力评价名列第33位,创新生态指数位居长三角城市第13位。从人才支撑看,扬州全市现有普通高校8所、中等职业学校9所、技工院校12所,在校学生超18万人,“留才率”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1。

  产业是经济之本,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扬州市委提出,建强产业体系,夯实发展新支撑,要让传统产业“发新芽”、新兴产业“长成林”、未来产业“快生根”。传统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不可或缺的“基石”,也是必须抓紧抓实的“基本盘”。力争到2025年,创成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50家、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180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2个,实现国家“数字领航”企业、国家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的“双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到2025年,形成2-3个规模超2000亿元的地标产业,总量过百亿元的新兴产业链达到10个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53%和42%;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导力量。扬州积极布局低空经济、氢能储能、元宇宙、零碳负碳等未来产业,聚力打通产业链供应链核心环节和技术堵点,推动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产业规模化,努力在若干细分领域率先确立产业发展优势,加速未来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完)

  今年1月份以来,振华新材、容百科技、长远锂科、当升科技等先后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公告显示,上述业务涉及三元正极材料的上市公司,去年均实现了净利润大幅增长。

  在双堆村白首乌推广示范基地,开始推广“白首乌—玉米—大麦”高效立体多元多熟种植模式,开展熟化应用科学使用农药等病虫害绿色防治关键技术,并利用小型机械开沟起垄、播种、打药、收获。三港村大力推行“公司+核心基地+家庭农场+白首乌”的新模式,全村有近一半的耕地面积流转出来种植白首乌,村民们将土地流转出来后进入基地务工。

  ●举办国家民委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辅导报告会。

  2022年,华为云营业收入增长超过200%。2023年贵州将全力打造云服务首位产业,围绕华为云完善产业生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长18%。

  据介绍,2022年长安汽车实现销售234.6万辆,同比增长2%,创下近五年新高。其中,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销售187.5万辆,同比增长6.8%;长安系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139万辆,同比增长15.5%;新能源汽车销售28.4万辆,同比增长160.5%;出口总量25万辆,同比增长57.3%。

  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

郑佳秀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