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考生和家长,擦亮眼睛看仔细 警惕这四种情况→

来源: 川观新闻
2024-07-01 05:48:53

  教育部提示,广大考生如果遇到以下四种情况要警惕。

  一、收到“疑似作弊”短信,要警惕陷入骗局

  高考后,有考生收到“某教育部门”或“某招生考试机构”等发来的短信,称在考场监控录像回放倒查中发现考生存在疑似作弊行为,将取消考生的高考成绩,并要求拨打短信中留下电话号码咨询确认。考生一旦回拨电话,可能被诱导点击网址链接或下载App,缴纳费用或保证金等,最终造成财产损失。

  教育部提醒广大考生,切勿轻信任何涉高考作弊违规的短信、电话,尤其不要轻易点开相关链接。

  二、“内部渠道”不可取,“内部指标”不可信

  2022年,周先生找到了对外宣称有门路拿到“军校内招名额”的贺某。之后,贺某以跑腿费、打点费等为由向周先生索取37.5万元。直至招生工作结束,周先生的女儿都没有被贺某所承诺的学校录取,而贺某则以考试成绩不够等理由搪塞推脱并且拒绝退款。同年,某艺术教育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刘某向考生家长宣称自己深耕多年,和国内许多知名艺术院校都有合作,可以帮助未在录取范围内的考生通过“计划内预留名额”进入这些艺术院校,先后骗取9名家长90余万元。

  教育部提醒,高校招生录取有严格的工作流程。高校招生计划由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统一向社会公布。高校在招生省份未完成的招生计划,须通过公开征集志愿录取,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考生及家长要高度警惕此类“花钱能买大学名额”的诈骗信息,切勿上当受骗。

  三、认清不同教 育类型,切莫马虎“上错学”

  有些考生高考分数达不到高校录取要求,被不法分子利用,交纳高额录取费、手续费等,入学之后方知上当受骗。甚至有的考生拿到毕业证书时才发现根本不是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教育部提醒,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除了普通高等教育之外,还有成人高等教育、远程网络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多种形式。不同的招生类别,其入学条件不同,考生和家长务必要仔细辨别。

  四、伪造录取通知书,擦亮眼睛看仔细

  不法分子冒充高校招生办工作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发送相关录取短信,甚至伪造虚假招生网站,诱骗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银行账户。

  抡花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梁志福说:“近几年政策好了,国家出资金扶持我抡花,我才能号召更多人参与进来,把这个老手艺传承下去。”

  在广州一家海鲜酒家,记者看到,婚宴结束时,一些食客将主食、酒水饮料等打包带走,而白斩鸡、清蒸鱼等菜品大部分被剩下。

  营商环境的优化是一个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过程,除了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急难愁盼问题,面向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各式诉求,如何靠前一步精准施策?

  这种中日产业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况,在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实施后仍然会延续。不仅在中日合作紧密的汽车、家电产业,纺织产业也有这样的例子。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宋春丹

  除了北京冬奥会给自己带来的成长之外,回想自己的运动生涯,韩雨说有太多值得总结的点点滴滴。比如这次世界大冬会,韩雨认为印象最深的比赛倒不是最后一场战胜韩国队的决赛,而是在循环赛时输给韩国队的那场比赛。

翁雅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