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全国大比拼,马上开打

来源: 新京报
2024-06-09 08:40:20

  

  端午渐近,一场新的全国大比拼也将拉开大幕。

  比玩法。湖南提了旅居康养、工业旅游、低空旅行、高品质住宿、房车露营、音视频、数字文旅、文化创意、历史文化街区提质9个重点业态;新疆准备大力发展探险游、研学游、康养游、沙漠游、低空游等特种旅游;云南公布了7条生态旅游精品线路,游客可深度体验传统制茶工艺,还能领略火山群、北海湿地风光。

  比服务。江西提出“努力让每一位来江西的游客享受到安全舒适、优质高效、暖心爽心的旅游服务”;山西列举了需要全方位提升服务品质的几个方面,包括餐饮、住宿、交通、购物等;四川甚至把眼光投向境外人士,计划为入境游客提供多语种入川欢迎短信和资讯服务,还鼓励各类景区保留线下购票渠道,为入境游客买票行方便。

  比实惠。宁波全市A级旅游景区、博物馆等将面向全球推出优惠措施;湖北20余家景区景点及部分县市全部A级旅游景区面向大众免门票,80余家景区景点推行门票半价、优惠价、组合折扣或消费券抵扣等形式的优惠措施。

  花式比拼背后,是旅游业正日益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金准对三里河表示,所谓战略性支柱产业,指一国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目标所选定的,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支柱性产业部门,一般对国家经济、发展安全、市场竞争、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如今,旅游业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完全称得上重大二字:论规模,2023年国内出游近50亿人次,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逾4.9万亿元;论效益,从“一个人带火一座城”,到不少小众目的地受热捧,再到越来越多行业和旅游做起“加法”,如农业旅游、工业旅游、研学旅游等,旅游辐射和带动效应日益凸显。

  各地竞相发力发展旅游业,正是看到了其“一业兴、百业旺”的作用,有助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

  如果说此前文旅部门的花式比拼主要比的是人气和知名度,那么新一轮比拼的核心,则是放在了游客体验和幸福感上。

  旅游业不光是战略性支柱产业,更是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对游客而言,旅游提供情绪价值,是美好生活的日常选项和刚需;对目的地民众而言,旅游则是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

  凭麻辣烫火出圈的甘肃天水,今年清明假期仅仅两天,旅游综合收入就超过3亿元;贵州“村超”、“村BA”赛场周边,有餐馆一天卖完两头牛、有小吃摊一天狂卖2000碗卷粉。去年,全国A级旅游景区直接就业人数超过160万人,带动就业总人数超过1000万人。

  细看业已推出的措施可以发现,当“网红”的热度逐渐过去,各地正沉心静气从基础设施、综合体系等方面综合发力,希望以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完善的公共服务和现代商业环境留住游客,让他们游得开心、游得放心,让从业者干得有信心、有成就感。

  而这,才是这场比拼的真正意义, 也是通往旅游强国的必由之路。

  “三里河”工作室出品

  李绍先表示,网络流传的一种说法称,如果说日韩矛盾化解的难度系数是三颗星,印巴矛盾化解难度系数是五颗星,那么沙伊矛盾缓和的难度有九颗星。这固然是一种玩笑式的说法,但也反映出沙特和伊朗能够重启外交关系是多么不容易。当下乌克兰危机持续,巴以冲突有升级的迹象,叙利亚危机仍未解除,在这样的背景下,沙伊恢复外交就为通过和平途径解决争端树立了榜样。

  杭州市此次拟放宽技能人才落户条件显然也有背后考量。在技能人才需求方面,《共同富裕实施方案》提出具体要求,即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比例大幅提高到35%。而截至2022年6月,浙江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比为28.5%,尚与方案目标差距较大。

  同一时期,杭州也是吸引人口流入最多的城市之一。杭州市常住人口在过去几年不断增长,吸引了北京、上海一线城市的人才。据公开数据,从2016到2022年,杭州常住人口增长了318万。根据猎聘大数据研究院的《2022年杭州流入人才画像》,近一年来杭州的人才主要来源于上海和北京两大城市。

  对于一些反华分裂分子在联合国框架下公然污蔑中国的行径,朱颖表示,中方应提高自身音量,同时建议联合国对组织会议的申请程序、批准条件等方面进行修改,现在门槛过低,导致一些立场偏颇、缺乏公信力的非政府组织混入其中,造成鱼龙混杂的局面。此外,除人权专门组织之外,商会等了解新疆真实情况的中国组织也应积极到联合国等机构发声,将新疆真实的发展情况、新疆人民的生活状况告诉全世界。

  不过,一位熟悉杭州市招商领域的工作人员透露,为解决产业结构的问题,要么充分招商,将存量市场中的优秀企业吸引过来;要么扶持壮大小企业,使其迅速成长。不过,这两种办法都不容易,“招存量企业有激烈的外部竞争,培育企业则需要时间周期”。

  “亲眼看到坐在自己身边的人被直接带走,发人深省、令人深思,这样的警示教育直击心灵。”“以这样特别的方式‘出名’了,当初就不应该违纪违法。”“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看谁还敢以身试法……”会后,参会人员纷纷表示此次警示教育大会最受触动和警醒,一定要以案为鉴,坚决筑牢廉洁防线。

沈皓孝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