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高校那达慕 蒙古袍成时尚流量

来源: 红星新闻
2024-06-02 16:14:59

  中新网呼和浩特5月31日电 题:呼和浩特高校那达慕 蒙古袍成时尚流量

  记者 刘文华

  30日,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一年一度的校园那达慕开幕,在搏克、射箭等传统竞赛中,运动员比赛正酣,而竞技场内外,同学们的蒙古袍穿搭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展现着充满年轻活力的时尚美。

  早晨6点半,大三女生格根陶丽早早洗漱后,精心化了妆,在衣柜中选了一件妈妈手工缝制的蒙古袍,戴上杜尔伯特帽子,对着镜子微笑后走出宿舍。前往学校那达慕会场的路上,她不时与同学用“赛音白努”(蒙语你好)相互问候着,并赞赏着对方的穿衣搭配。

  7点刚过,校园那达慕会场上已经沸腾起来,身着红色、白色、蓝色,新式的、传统的各式蒙古袍的学生纷纷亮相,大家把自己装扮得精神焕发,参加校园那达慕盛会。

  那达慕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在被人熟知的传统体育竞技活动外,亦是娱乐、社交的场所。在那达慕这天,人们会注重服装礼仪,精心穿戴后与亲朋互道问候。

  来自河北石家庄的石延祺今年读大一,第一次参加校园那达慕就被震撼到了。“今天看了激烈的搏克比赛,同学们的民族服饰穿搭也都好时尚。”他说,以前经常在 社交媒体看的那达慕,和现场是完全不同的。他尤其对蒙古族服装面料上有规律又对称的花纹着迷,表示以后会准备一件。

  今年读大一的王吉婷也深爱蒙古袍,她总结了自己的穿搭心得。“穿上蒙古袍很显气质,尤其系上腰带后,显得人高,流苏挂坠则会衬出脖子的修长。”她说,身边许多同学都有多套蒙古袍,每年那达慕都会优中选优,把最好看的一件穿出来。

  在那达慕场地上,因学生们的时尚穿搭,竞技场也宛如一个大秀场,同学们在尊重传统民俗的同时尽显自己的时尚和自信。

  据悉,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的校园那达慕已举办11届,校园那达慕也成为该校的名片。那达慕期间,许多人慕名而来,感受比赛同时也在感受民族服饰的时尚美。(完)

<strong>  希望一切都有希望</strong>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3日电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齐文升在3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表示,咳嗽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咳嗽本身不会引起肺炎。

  据了解,目前实践中心已与浙江大学等16家在杭高校、24家机关部门、9家企事业单位签约共建,广泛凝聚联盟单位力量,打造“走进人民政协、感知协商民主”品牌活动,整合输出优质服务资源。

  据影片制片人任维介绍,《青春几回合》以年轻化的制作班底讲述“大时代背景下普通人的小故事”,并融合了爱情的甜与咸、成长的酸与苦以及价值观的碰撞与争执,力图更立体地刻画一代人的青春群像。

  “综N代”话题度与口碑不及节目诞生之初,是否意味着其“生命周期”就此终结?倒也未必。在网络话题里“遇冷”的老牌综艺,未必不拥有深厚火热的电视观众基础。就拿已经播出11年的《中国好声音》来说。尽管在音乐类综艺百花齐放、制作投入越发高企的当下,曾经的这档节目热度口碑不及当年已是不争的事实——最新一季网友评分仅4.1分。然而,横向比较同档期播出的电视台节目,其收视率仍多次跻身同期一、二名。有评论分析,这与观众群体的割裂有关,相比于当下主打网络市场、年轻受众的音乐类综艺,没有收看门槛的《中国好声音》主打“合家欢”的电视观众。同样的“冰”与“火”共存局面也发生在《奔跑吧》《向往的生活》等节目身上。这其中,主创嘉宾班底更迭与版权归属纠纷等带来的阵痛原因有之,但更迫切的问题是——当前分众化市场背景下,要想重现“全民级”综艺神话,须依靠持续创新来弥合不同年龄层受众间的缝隙。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杭州1月3日电(柴燕菲 郭其钰)浙江杭州钱塘江畔,占地约5300平方米的杭州市政协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中心坐落在钱江新城。在这里,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诞生仅两个月的实践中心正讲述着“中国式协商”的新故事。

杜智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