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裔青少年感知云南古生物化石的“远古呼唤”

来源: 广州日报
2024-06-24 21:41:35

  中新网昆明6月24日电(记者 缪超)在云南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曾经多次演绎出地质和生命进化的最关键和精彩的篇章。23日,来自美国华府青年义工俱乐部的15名华裔青少年、家长走进位于昆明的云南省博物馆,感知来自云南古生物化石的“远古呼唤”。

  云南省博物馆讲解员介绍,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曾在云南澄江发生,化石揭示着今天高级生物乃至人类的初始痕迹;最早的陆生维管植物也爆发在云南:文山优美始叶蕨化石是最早的有叶植物,曲靖胜峰工蕨化石则是地球第一株有根植物;云南还是生命灭绝和复苏规律的揭秘地,罗平的古化石为探索二叠纪生物大绝灭后的迅速复苏提供了难得的证据。

  1999年,国际学术界公认的权威科学刊物《自然》,刊载了一篇划时代的地球生命科学论文,介绍了发现于云南的5亿多年前寒武纪的鱼化石“昆明鱼”。这块鱼化石把人类所知的脊椎动物产生的时间向前推进了约4000万年,是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的原始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是具备头颅和脊椎骨的动物,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和人类,而这条“昆明鱼”是已知脊椎动物最早的祖先。

  14岁的钱宗治说:“我在美国学习到人类由猿进化来,而在云南省博物馆我认识到,脊椎动物拥有共同祖先,生命其实是一个整体。”

  如果说,“昆明鱼”向人们阐述生命是一个整体,拥有共同祖先的理念,那么在云南省博物馆陈列的罗平生物群化石标本,则揭示了生命大绝灭与复苏同自然环境的关系。

  2007年,中国地质学家在云南罗平大凹子村采集岩石标本时,发现裂齿鱼化石,它是三叠纪的常见鱼类。后来,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在发现裂齿鱼的基础上,经过多年挖掘又发现了大量爬行类及其他动、植物化石,将其命名为罗平生物群。

  罗平生物群向世人展示三叠纪海洋面貌,也揭开了地球史上 最大的一次生物灭绝和复苏的面纱。在距今2.52亿年前,地球进入了二叠纪末期,地球遭遇了一次空前的物种大灭绝,海洋中超过95%的生物遭遇灭绝。罗平生物群代表了二叠纪末期生物大绝灭后海洋生态系统的全面复苏,是中三叠世生物大辐射的典型代表。

  在云南省博物馆内,华裔青少年们看到了一张特别的图解——地球史中的五次海洋生物大灭绝事件,分别发生在奥陶纪末、泥盆纪后期、二叠纪末、三叠纪末、白垩纪末,灭绝的原因与环境变化有直接关系:海平面下降、气候变冷、冰川发达、海洋无氧事变等。

  钱宗治感觉这是来自“远古的呼唤”。他说,如果人类发展过度而不考虑环境的话,会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成都2月10日电 (杜成)四川证监局10日向媒体透露,目前四川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71家,全国排名第7;其中科创板上市企业18家,居西部第一。

  据悉,库车龟兹机场目前共开通航线13条,年旅客吞吐量达到了44万余人次,此次航线的开通,加强了两地之间的交流,大大缩短了两地的通行时间,为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促进兵地融合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百姓出行提供新的方式。

  <strong>“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strong>

  为让5G技术赋能高效生产,肥城市建成县级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完成40家企业工业互联网部署应用,帮助企业提升年综合效益2.4亿元以上。“企业面对数字浪潮,不敢转、不能转、不会转的顾虑比较明显。基于此,我们紧紧把握‘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建设机遇,聚焦数字变革创新,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与华为公司开展深入合作,实施‘政府主推、技术主导、企业主为’的工业互联网推进模式,以数字化转型引领工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探索形成了县域工业互联网赋能新旧动能转换新路径。”肥城市委常委、副市长桑逢智介绍说。

  李克强欢迎洪森在中国农历新年伊始正式访华。李克强表示,中柬建交65年来,两国关系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基础上日益深化,互利合作成果丰硕。中方高度重视发展中柬关系。习近平主席同你友好会见,一致同意更好构建中柬命运共同体。中方支持柬埔寨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愿继续向柬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实现互利共赢。希望双方以建交65周年为契机,加强战略沟通,继续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密切人文交流,谱写中柬关系新篇章,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211/3545790085.png" alt="" />

钱佩芸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