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双少敏:加强对中西部地区专业学位博士点的倾斜性布局

来源: 星岛环球网
2024-06-20 12:16:58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杨静)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关键标志,是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型人才自主培养的主渠道。

  全国两会期间,作为一名来自高校的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山西省委会副主委、山西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副院长双少敏聚焦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提出支持中西部地区高校研究生教育增列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的建议。

  目前,我国博士学位主要以学术型为主,而专业学位博士的招生人数和毕业人数均偏少。

  “虽然专业学位博士招生规模持续增长,但总体招生规模仍与学术学位博士差距较大。”双少敏说,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累计授予专业博士学位4.8万人。从结构占比来看,我国专业学位博士毕业占比和招生占比五年平均值均为3.8%,学术型博士占比96.2%,专业学位博士的比例明显偏低,难以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需要。

  同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目前共计建设有53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其中中西部高校仅占118个。“‘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Z14)联盟’高校共计仅有1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其中山西大学等五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仍为空白。”双少敏说。

  以山西省为例,山西在推动钢铁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一直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布局。但仍面临企业创新较少,研发力量薄弱等问题。

  另一方面,山西省内高校目前仅有70个学术学位博士授权点和7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尽管毕业研究生质量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但毕业生数量对于区域经济特别是传统煤机电行业和光电信息产业支撑严重不足。

  “大力加强扶持中西部学科发展,振兴研究生教育刻不容缓。”双少敏提出。

  双少敏建议,加强对中西部专业学位博士点的倾斜性布局。特别是在本轮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中,实施对中西部地区的优惠政策,缩小区域差距,在同等条件下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部分省份增列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倾斜力度,重点支持与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学科和专业(例如:电子信息、文物保护、资源与环境等),从而支撑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

  同时,在推进专业学位博士点建设中,加强学科建设的顶层谋划、交叉融合和结构优化,加强机制体制创新,构建良好研究生培养社会生态,将中西部研究生教育置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中统筹谋划。

  双少敏建议,通过法律、税收等手段激励、促进行 业企业主动与高校进行合作,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实习实践基地,支持企业设立奖教、奖学金,和高校举办产业研究院、产业学院等,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创新产教融合机制体制,形成人才培养合力,为区域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新发展培养更多高层次专业人才,推进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培育优质高教资源,有效激活中西部高等教育内生动力与发展活力,不仅可培养出高层次专业对口人才,还能吸引产业链相关企业落地,在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同时,促进产业链完善,进一步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双少敏说。(完)

  对于个人工资与全国平均工资的差异,王萍萍解释称,由于所处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类型不同,单位之间的工资水平有时会存在较大差异;在同一单位内部,由于就业人员所处岗位不同,工资水平也会存在一定差异。当前的工资统计使用分组数据反映不同地区、行业、单位类型的工资水平,以及地区内、行业内不同岗位就业人员的工资水平。

  另一个最核心问题,就是钱从哪儿来?关于提高稳定经费比例的建议,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王贻芳已经在两会上呼吁了多年,但收效甚微。他分析,改革障碍可能与中国多头的科研管理体制有关。现有体制以项目为核心,各类不同的竞争性项目分别出自科技部、基金委、发改委等多部门,它们只会盯紧自己手里的项目经费,既没有动力,也缺乏能力去全局推动。也因此,近年来只有零星的碎片式改革,比如中科院内部在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试点稳定经费支持等。

  2003年,作为中国科研体制改革“试验田”的北生所开始筹建,其目标是出人才、出成果、出机制。王晓东是北生所第一、二任所长,他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北生所目前每年能获得2.5亿元的稳定经费支持,分别来自北京市、科技部和清华大学。北生所实行理事会下的所长负责制,行政、财务完全自主。

  父子之间的交流也一点点变得顺畅、自然。申聪考上职高后住了校,时不时往家里打电话,每次给申军良打电话,总能聊上很久,“生活,家里事,想起啥聊啥”;申军良和晓莉出去忙,申聪也会带着弟弟打扫卫生,提前做好饭,时间一到,电话就打了过来:“爸爸中午回不回来呀?”

  作为县域经济的天花板,昆山连续18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首位。数据显示,昆山分别于2014年、2019年跨越3000亿元、4000亿元新台阶,从3000亿元到4000亿元用时5年,而从4000亿元到5000亿元仅用了3年。

  在去年乌克兰危机升级以后,当俄军越境进入乌克兰作战,俄乌也曾谈判过。但从不久之前各方包括中方披露的信息看,去年4月,当俄乌接近达成停火协议的时候,背后拱火者不答应。造成乌克兰不得不撕毁停火协议。

林宗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