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预付式消费陷阱,这四点请牢记!

来源: 羊城派
2024-06-28 18:23:00

  《消费者权益保护 法实施条例》将于7月1日起实施,针对预付式消费的问题,强化了消费活动中的经营者义务。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天发布消费提示,选择预付式消费时注意以下几点。

  谨慎选择商家。由于消费者在预付式消费中因信息不透明而处于劣势地位,在资金安全、服务质量、合同等方面都存在风险隐患。消费者在进行预付式消费前,要谨慎选择商家、理性消费,认清自身实际需要,尽量避免较大数额的充值办卡,单次充值不宜过多,不轻信各种优惠活动。同时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较好的经营者。

  认真审阅合同。预付式消费应与商家签订正式合同,以电子邮件等形式的合同同样具有法律效力,确保合同可随时调取查看。在签订合同时,需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尤其注意合同中是否存在收款不退、过期作废、限制转丢卡不补“霸王条款”,如有发现要敢于说不。

  保留消费凭证。办理预付卡后,消费者还要注意保留证据,向商家索要发票、收据,保管好每次消费打卡记录,保留聊天记录等证据。每次消费后都要仔细核对所使用产品或接受服务的金额,及时掌握卡内余额变动。除此之外,消费者付款时要使用商户专用收款码,拒绝私下转账。

  提升维权意识。消费者如遇到消费纠纷,及时找商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及时向消协组织或有关部门投诉,增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主动性。消费者在平时消费时也要留心观察经营者的经营状况、服务质量,如发现异常,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赵觉珵]旅美大熊猫“乐乐”本月初离世后,同在美国孟菲斯的大熊猫“丫丫”的健康状况更加受到关注。近日一些发布在社交媒体上的照片显示,“丫丫”身体消瘦且有大面积的皮肤病,不少中国网友呼吁在今年4月租借协议到期之前,让“丫丫”提前回国接受治疗,相关话题22日也登上热搜。

  国际船市低迷,撞上国内税收政策调整。中国取消了对国内沿海能源运输船、远洋船的优惠政策,国内订造船舶所承担的税收上升,国内船厂失去了此前依仗的价格优势,船舶订单不断外流。

  2月20日晚,云南省纪委监委宣传部、云南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警示教育专题片《“官油子”现形记》(上集)播出,披露了官瘾十足的“官油子”、玉溪市委原书记罗应光的案情。

  (十一)加强海上对话交流和务实合作,妥善处理海上分歧,携手打击海盗、武装抢劫等海上跨国犯罪,合力维护海洋和平安宁和航道安全。倡导跨境河流上下游国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通过对话协商解决相关争议,保障跨境河流航运安全,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保护跨境河流生态环境。

  如果仔细观察,近三年来,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公布的造船三大指标的计量单位出现了变化,在单一载重吨(DWT)口径基础上,增加了更国际化的修正总吨(CGT)指标。国内修载比(CGT/DWT)已从2020年的0.356上升到2022年的0.468。“修载比提高,说明承接的高端船舶更多了。”李彦庆说。

  据中国海关总署1月13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中俄贸易额为1902.72亿美元,同比增长29.3%。其中,中国对俄出口761.23亿美元,增长12.8 %;中国自俄进口1141.49亿美元,增长43.4%。 12月当月,中俄贸易额为178.05亿美元。其中,中国对俄出口88.08亿美元,中国自俄进口89.97亿美元。

许彦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