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 我国消费潜力有望持续释放

来源: 发展网
2024-06-28 23:01:14

  人民网北京6月27日电 (记者许维娜)随着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城乡文旅网络新IP 、国货“潮品”以及智能家电等创新产品层出不穷,共同编织了一幅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品的美丽画卷。

  这些新兴消费模式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更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了17条具体任务举措,为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壮大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魏琪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的技术领域催生新的消费场景,政策的精准支持有利于进一步提振消费。他强调,未来消费新场景将以更快的速度涌现,传统消费与新兴消费将实现深度融合,共同推动消费市场的稳健增长。

  其中,科技创新成为推动消费新场景涌现的关键力量。魏琪嘉认为,当前众多消费新场景均紧密关联于科技创新,这些新场景的出现,正是科技创新持续推进的必然产物,体现了科技创新对消费市场的深刻影响。

  他强调,《通知》中提到了对科技类消费场景的支持和培育,在巩固已经出现的消费场景的同时,催生更多新的场景。

  在打造电子产品消费新场景方面,记者注意到,新“入职”的机器人团队以其创新性和实用性,为多元化的消费场景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在上海,迎宾机器人以其多才多艺的表演,为消费者带来了独特的欢迎仪式;在北京,智能咖啡机器人则凭借其高效的双臂操控能力,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精美的咖啡拉花;在广州,扫拖机器人的智能化升级,更是让消费者享受到了便捷的家居生活。

  这些创新应用的普及,反映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各类生活消费场景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夯实了消费市场增长的基础,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同时,《通知》重点聚焦行业消费场景培育,积极拓展银发消费新场景。其中提出了多项具体举措,关注老年助餐产业、推进提升老年助餐服务质量,并给予老年助餐服务机构补助和支持。

  在哈尔滨市的繁华街巷中,有这样一处特别的去处,让市民张大爷和他的老伴赞不绝口。这家位于张大爷家附近的助老餐厅,不仅为他们解决了日常就餐的烦恼,更以实惠的价格和可口的饭菜赢得了众多老年人的喜爱。

  张大爷表示:“从家走到这里,步行不到5分钟,就能吃上热乎饭,真是太方便了。以前,我和老伴总是因为做饭而发愁,现在下楼就能吃到,人均消费还不到十块钱,口味也很好。”

  据悉,这样的助老餐厅在黑龙江省已有272家,它们遍布城市各个角落,为老年人群体提供了便捷、实惠的就餐环境。

  在培育文旅体育消费新场景方面,《通知》还提出要提升入境旅游便利水平。具体来看,要持续优化出入境政策措施,应聚焦“食、住、行、游、购、娱”等多个消费场景。例如,完善公共场所外语指示标志、在地图导航软件等应用中增加多语种服务、推动受理境外银行卡……为入境旅游提供切实帮助,清扫语言不通、支付不便等多重障碍。

  在免签方面,6月24日,我国决定对波兰公民实施15日单方面免签政策。此前,中国分别宣布将把新西兰、澳大利亚纳入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并决定延长对法国、德国、意大利等12个国家免签政策至2025年12月31日。此外,我国邮轮入境免签口岸也扩展至13个。

  以北京为例,记者注意到,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会同相关部门不断提升外卡支付覆盖率,完善市政交通一卡通支付功能,探索增加二维码支付功能并与境内支付软件打通,进一步提高外籍游客在京购票、餐饮、住宿、出行、预约的便利化水平。

  过去三年,中国外贸特别是出口在疫情期间取得远超以往的高增长,这背后有防疫物资、“宅经济”商品热卖等诸多一次性因素,并非常态。如以过去的高增速判断现在的外贸状态,难免失之偏颇。

  赖化平,男,汉族,1964年4月出生,今年59岁,1982年8月参加工作,198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

  “很多艺术形式都在对相声进行冲击,所谓的新喜剧、脱口秀都会冲击并分割相声的市场,作为从业者我们其实一直在思考,这个行业到底要如何发展。”金霏说。

  对于美国高官接连访华,多名中方学者认为这有其积极意义,但不应对其期待过高。袁征表示,在当前中美关系持续紧张的背景下,这些访问给了双方就一些问题交换看法,以避免造成战略误判、引发更大危机的机会。但是,这些访华不太可能推动中美双方在一些问题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也有观点认为,部分城市的公共充电价格上涨或与近期的供电压力有关。7月10日,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海南五省区(以下简称南方区域)最高电力负荷达2.26亿千瓦,再创历史新高。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测,2023年正常气候情况下,夏季全国最高用电负荷约为13.7亿千瓦左右,比2022年增加8000万千瓦;若出现长时段大范围极端高温天气,则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可能比2022年增加近1亿千瓦。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则表示,近期市场降温,是因为供需基本面依然没有全面改变。其中,虽然稳楼市政策仍在不断出台,但其边际效应已出现递减,供需双方的信心也未能恢复。

郭学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