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日元贬值何时见底?

来源: 钱江晚报
2024-06-29 12:24:29

  特约评论员 吴金铎

  日元汇率再创新低。数据显示,6月28日,日元兑美元跌破161关口,创38年来新低。受美联储降息预期推迟,以及美联储与欧洲央行货币政策阶段性背离的影响,美元指数走强,亚洲货币尤其是日元承受较大负面影响。

  6月2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调了美国GDP增速预测,同时警告“美国通胀仍然面临上行风险,美联储应该保持谨慎,至少等到2024年底才能降低政策利率”。尽管鲍威尔在最新一次议息会议强调“美联储不太可能加息”,但对何时降息仍然没有给与有效指引。市场对美联储的降息时点仍存在较大分歧。在此背景下,美元指数不断走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26日,美元指数录得106.0545,较年初(1月1日)上涨4.67%。

  另一方面,今年3月,日本央行将基准利率提高,同时结束了收益率曲线控制,然而,由于日本央行一直奉行口头干预,与此同时对日元空头的威慑力有限且行动不够果断,日本央行收紧货币政策对提振日元的效果非常有限。日本财务省数据显示,2024年4月26日至5月29日,日本政府外汇干预规模为9.8万亿日元。尽管日本央行干预意在抬升日元空头的成本,打击单边押注,但不够稳健的通胀和经济,仍然没有扭转日元贬值态势。

  以BIS公布的双边实际有效汇率来看,2020年1月~2024年4月,实际有效汇率贬值幅度最大的有日元(贬值27.23%)、土耳其里拉(贬值20.97%)、俄罗斯卢布(贬值13.99%)。在全球范围内,2020年以来不仅是亚洲货币贬值,受美联储鹰派加息、疫情冲击以及2024年降息预期反复等影响,全球货币均不同程度受到影响,但整体上发达国家影响相对亚洲冲击更小。但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亚洲国家货币贬值程度还远不及亚洲金融危机时期。亚洲货币中的日元,无论是单边汇率,还是双边汇率,名义汇率还是实际有效汇率,均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

  日元为何出现贬值?除了美联储鹰派加息,以及反复的降息预期等推升美元指数之外,还有日本自身的因素。首先,日本通胀已达到2%的目标水平,日本央行结束了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日本通胀继续抬升趋势仍然不稳定,这对提振日元作用有限。

  理论上,结束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该国汇率应该升值,但是,日本2024年解除超宽松货币政策以来,日元却仍在贬值。原因可能在于,日本债务规模庞大,日本非金融部门杠杆率过高,中长期耗损的日本信用使得日元贬值。日本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日本国家政府债务1305.77万亿日元,是2020年3月的1.17倍。另据BIS数据,日本非金融部门杠杆率已经高达399.8%(2023年9月数据)。日本央行提高利率和收紧货币政策,将增加日本的债务负担,而且,由于庞大的债务负担,使日本央行进一步提高短端利率的空间变得相当狭窄。于是,结束货币宽松给日元的正向提振作用,反而弱于庞大的债务负担给日元带来的贬值压力,使得日本央行结束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反而出现日元贬值。

  其次,短端利率上限提高之后,将传导到长端利率,这将使得日本与主要发达国家的利差水平收窄。于是,以往以低价借入日元购买海外资产的状况有所改善,有利于离岸日元的回流。但总体上,日本基准利率绝对水平相对于欧美仍然较低,国际资本流入日本以及离岸日元回流的幅度可能也相对有限。即使有回流,也可能股市、债市、楼市和汇市冷热不均 。此外,日元贬值对海外投资者(包括日本股市)而言,具有汇率损耗。即使有锁汇或汇率套期保值,也额外增加了投资日本资产的成本。

  再次,日本央行对汇率的干预效果十分有限。2022年9月22日,日本财务省通过买进日元、卖出美元实施了汇率干预,那是日本政府自1998年6月以来首次进行汇率干预。之后,日本央行还进行过汇率干预,但总体来看并未有效改善日元贬值的被动局面。再者,日本财务省公布数据,2024年4月26日至5月29日,日本政府外汇干预规模高达9.8万亿日元。此外,6月20日美国财政部宣布,再次将日本列入“汇率操纵监测名单”,这极大地削弱了日本央行的干预效果。

  最后,日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其避险属性因日元贬值地位有所动摇,这或进一步加剧日元贬值。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截至2023年12月,国际官方储备中日元的储备总额为6528.97亿美元(美元计价),较2020年第4季度的峰值7153.47亿美元已下降约624.5亿美元。尤其是2022年第3季度,日元作为国际储备,其总量大幅下滑到约5601.12亿美元的规模,这与日元贬值有十分重要的关系。日元贬值加大了世界主要国家持有日元及相关资产的意愿,全球央行和机构投资者抛日元及相关资产又进一步导致日元贬值,形成负向循环。

  综上所述,整体上,当前日元较大程度受制于美元走势。根据美联储议息会议和鲍威尔主席的讲话,美联储可能在今年稍晚开启降息,届时美元升值的压力可能有所缓解,扭转日元贬值的局面。再者,7月日本央行可能再次加息,从而提振日元。最后,6月24日,日本财务省副大臣神田真人表示,“日本政府已做好在必要时24小时全天候干预外汇市场的准备”,尽管日本当局鹰派干预的效果并不佳,但短时可能起到威慑空头的作用。市场也需要提防全球投资者对日元过于一致的预期带来的投资风险。

责任编辑:李桐

  在浙江杭州,面向春节留杭外来务工人员的送消费券、送旅游、送出行、送岗位等“十送”关爱行动受到热烈欢迎;在广东深圳,人社部门预计投入2.7亿元,发放一次性用工补贴、初次就业补贴、一次性返岗交通补助;在上海,返岗交通补贴以及电商平台、邮政快递、重点工程建设等领域稳岗补贴,让外来务工人员获得“真金白银”的实惠。

  石泉村党支部书记郗旭红告诉记者,该村有252户779人,葫芦产业成为村民增收的主要动力,接下来还将带动村里民宿的发展。

  据悉,G3624次“丹凤朝阳”号列车是首趟进入吉林市的复兴号。为做好今年春运的运输工作,担当这趟列车乘务的动车四队优化乘务人员配备标准、强化乘务员礼仪培训,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此外,列车还增加了水杯托、便携式哺乳帘、儿童涂鸦画板等备品,从实际出发服务旅客。

  “赏年画 过大年——2023我们的小康生活美术作品展”“古版新韵 开门大吉——2023年中国十八地传统年画联展”“奋进新时代 共绘富裕路——长三角三地民间绘画交流展”……近年来,年画专题展览精彩纷呈。纵观这些展览,展出的作品大都继承了传统年画浓烈的色彩、朴拙的表现手法,乡土气息扑面而来。在广泛汲取传统艺术营养的同时,一些作品还融入当代审美,呈现多元面貌。除了借鉴木版年画、农民画等艺术创作特点,创作者还在作品中融入剪纸、插画、设计等元素,使画面更具装饰性。像王奕驰《桃兔临春》围绕“四川手工剪纸”和“绵竹年画”展开创意表达,将“兔子摘桃”进行夸张化的艺术处理,增强了画面动感和活力;整体配色对比强烈,使作品充满设计美感。又如宋晨《风雅新生》彰显国风意蕴、陈伯卿《四季里的小康青年们》融入奇思妙想等,都赋予年画新的审美意境,使年画形式焕然一新。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豆面灯也与时俱进加入了新元素,枸杞、葡萄、骆驼等宁夏特色都在作品上有所体现。今年是兔年,兔子元素更是必不可少。一团豆面,几把剪刀和毛笔,用上十几分钟,一只惟妙惟肖的兔子面灯就制作好了。“一盏兔子面灯,祝愿大家新的一年里‘兔’飞猛进,前‘兔’似锦。”

  何迈可还表示,对于美国企业来说,中国市场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中国是美国农产品、医疗健康、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产品等的重要出口目的地,中国的金融开放提速,对外资来说也充满了发展机遇。

吴雅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