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金观平:货币政策靠前发力稳增长

来源: 金融界
2024-06-27 05:09:53

  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宏观政策近期接续发力。中国人民银行1月24日宣布:自2024年2月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自2024年1月25日起,分别下调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各0.25个百分点。

  当前,稳预期处于关键时刻,必须紧抓不放保持住经济持续恢复势头。数据显示,2023年12月,CPI和PPI降幅均有所收窄,出口增速连续两个月回升,社会融资规模、M_2、贷款增速保持在10%左右,均高于名义经济增速。但也要看到,经济回升仍处在爬坡过坎阶段,近期股市预期也有所波动。此时央行打出政策组合拳十分必要,体现出坚定不移稳经济、稳市场、稳预期的力度和决心。

  作为传统的重量级货币政策工具,降准具有较强的“信号”意义,有利于增强市场信心,改善和扩大总需求,为落实一揽子政策措施、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创造条件。本次降准幅度由前两年的每次0.25个百分点提高至0.5个百分点,释放中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超出市场预期,可为货币信贷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三农”、小微、民营贷款投放,降低融资成本,激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需求,均有助于稳投资、扩内需,更好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

  此次降准还有助于优化银行体系流动性结构,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当前,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面临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的约束,突破方式是降低银行负债端资金成本。2022年以来,央行通过加强自律管理,逐步形成了存款利率的市场化调整机制,主要银行先后4次主动下调存款挂牌利率,部分中小银行也跟进调整。央行此次降准并叠加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可为银行释放更多长期稳定的低成本资金,为促进降低企业融资和居民消费信贷成本、进一步让利实体经济创造有利条件。

  当前降准既有必要,也有空间。近年来,我国存款准备金率多次调降,但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仍处于国际较高水平,仍有一定操作空间。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量化宽松相比,降准具有不改变基础货币和央行资产规模、通过影响央行负债结构就能 投放流动性的优势。此次降准后,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还有较大空间,未来仍将是补充银行体系中长期流动性的有效工具。

  站在年初时点,宏观调控必须抓紧靠前发力,走在市场曲线的前面。年初降准体现了货币政策的前瞻性,传递的是政策力度和温度,激发的是市场信心与活力。相信未来随着一系列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政策落地见效,积极因素将进一步累积,经济回升的可持续性也将进一步提升。

  来源/经济日报(作者金观平)

责任编辑:张文

  远在城市的企业、个人可以通过数字平台实时看到临安区太阳镇枫树林村的田畈、菜园、农场,并认领蔬菜、土猪等,这是枫树林村数字乡村的创新实践。

  “虽然经历了地震,但家人都没事,政府的关怀也让我们过了个温暖的春节。”范有军回忆说,去年春节后孩子们又外出打工,那时候受灾房屋还没有拆除。

  三年的“线上留学”,Mia折叠了自己的时空,超额收获了专业知识和实习经验。在尝试了海外运营、本土电商运营等实习工作后,Mia确定了今后的就业方向:在海外运营领域深耕。“这三年一边学习一边实习,我看到自己的核心优势:一是作为留学生,有丰富的跨文化经验;二是在实践中,深刻感受到海外市场拓展的可行性;三是结识了很多行业人脉,较易获得内推机会,有利于春招时顺利入职。”

  我国铁路部门不断深化铁路科技创新,着力提升铁路科技自立自强能力,不断巩固我国铁路领跑地位。2022年,川藏铁路工程首批国家重点专项全面启动,川藏创新中心成都研发基地一期工程顺利竣工;CR450动车组总体技术条件制定发布,我国自主研发的世界领先新型复兴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创造了明线相对交会时速870公里世界纪录;智能高铁技术体系持续完善,奥运智能动车组、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等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投入应用。

  “特区政府施政十件大事评选”是由香港文汇报发起、23家香港媒体联合主办、55个团体协办的评选活动,于1998年推出。(完)

  二十四节气绝不单纯是一种历法体系或时间制度,更是一种包含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当下要想更好地保护与传承二十四节气,使其充分介入民众的社会生活,应该是一种最佳途径。比如,充分发挥节气在人们日常生活、休闲娱乐、饮食养生以及民族认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功用与价值。在保护传承的过程中不能“一刀切”,而要充分关照二十四节气的内部差异及地域差异等问题,采取不同的保护传承措施。(完)

李柏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