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最新考古学论文:古基因组研究揭示玛雅人祭祀仪式细节

来源: 快科技
2024-06-13 16:49:35

  中新网北京6月13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考古学论文称,一项研究通过对古代个体的DNA分析,发现了玛雅古城奇琴伊察埋葬祭祀仪式的更多细节。研究结果还展示了玛雅地区延续至今的基因传承。

  该论文介绍,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州的古城奇琴伊察在古典时期末期(公元800年-1000年)成为玛雅人 的主要聚居地。整个遗址中存在大量祭祀仪式的证据,其中,“神圣天坑”是一个有超过200具遗骸的巨坑,但关于其祭祀活动的细节仍不清楚。

  考古人员1967年在“神圣天坑”附近发现了一个地下蓄水池或储水室的结构,其中有100多具年轻人的遗骸。在本项研究中,论文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Rodrigo Barquera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从其中64个个体身上提取了DNA并进行分析。该研究样本的放射性碳测年结果表明,这个蓄水池在公元七世纪早期至十二世纪中期一直在使用。遗传分析表明,这64个个体全部为男性,其中有25%的人是近亲,包括两对双胞胎。

  此次研究的遗传分析除了揭示出蓄水池中个体的身份,还通过与现今该地区居民的对比揭示出了基因的延续性。论文作者的研究发现表明,被献祭者来自附近的玛雅社群,而非更遥远的地方。此外,他们还发现了与免疫力相关的基因序列变异,表明该地区在殖民时期可能因传染病(如肠道沙门氏菌感染)的流行发生了适应性变化。

  论文作者总结说,他们这项研究结果表明,在“神圣天坑”附近蓄水池遗址所处背景下,当地古玛雅人有其更倾向的献祭方式,这也为该地区人们的遗传史提供了新见解。(完)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刘淑欣认为,在许半夏们追求幸福的故事中,包含着个人选择,责任担当,呈现了现代商业特定阶段的真实历程,也包含着对现代商业文明逐步建构的歌颂和呼唤。

  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热衷购买奢侈品的程女士告诉中新经纬,作为消费者,自己很乐意看到奢侈品涨价。“我3年前买的一款LV包,现在已经涨了五千多元,还有一款香奈儿的包也涨了3万多元。而且经典款很多人都买不到,时间越长越稀有,现在还在涨,这比投资股票、基金稳健多了。”

  “这是一场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的灾难,但美国所谓的‘凯撒法案’对任何向叙利亚政府提供财政、技术、物资或其他形式支持的相关方都会实施制裁。”埃及国际关系和政治事务专家艾哈迈德·马希尔·阿博-贾巴勒说,“就在此刻,‘凯撒法案’参与了这场‘杀戮’,冷血地杀死了废墟下的叙利亚人。”

  项目投入援疆资金8000万元,建设五层综合实训楼,建筑总面积1.55万平方米,其中包括34间实训教室、1个阶梯多功能报告厅和1个图书馆等。

  在设备运维方面,重点攻克城轨关键装备感知增强技术、全生命周期服役评估增强技术和网络化智能维护能力增强等关键技术,开发网络化运维增强平台,实现维修资源的网络化调度和动态管理;

  除了现实题材创作的经验技巧,个体奋斗与时代旋律交相辉映同样是探讨《风吹半夏》艺术特质时绕不开的关键词。

文真玫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