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博物院原创专题展开幕 在雕塑中读懂梅山文化

来源: 新京报
2024-06-29 06:16:32

  中新网长沙12月21日电 (邓霞 刘扬)梅山文化是楚文化的重要支流和流传至今的珍贵活化石。12月21日,由湖南博物院主办的原创专题展“亘古的祈愿——梅山文化圈雕塑与信仰”在长沙开幕。

  上古先秦今湖南境内,是“九黎”“三苗”等蛮夷部落的世居之所,巫风遍野。楚文化正是在此神话和巫术的沃土中孕育发展,后来逐渐被中原文化消解同化,但楚地原始神灵信仰和祭奉习俗,在“不与外界通”的湘中古梅山地得以封存保留。湖南博物院等机构收藏的湘中木雕神像,保存的就是这方水土上梅山人产生和代代相传的独特文化财富,记载的是一个族群特有的对宇宙的理解,以及处理与自然、社会关系的方式,是楚文化的地方性知识宝库。

  此次展览通过“远古回响”“永恒祈愿”“独特魅力”三个单元,展示了湖南博物院及相关机构所藏的100余件明清以来湘中造像及楚地考古物证,勾勒出该区域文化形态的历史源流和基本面貌,以期带领观众拨开迷雾,领略独具湖湘特色的梅山文化。

  商代虎卣出土地湖南安化位于古梅山文化发源地,直至当代,湘中仍留存有巫师头戴虎冠法帽作法的传统;马王堆汉墓《太一将行图》上雷公护驾而行,他半鸟半神 的形象依然在湘中顽强延续……在“远古回响”单元,梅山近现代民族民俗材料与久远的楚地考古文物交相呼应,鸣发历史文化传承的回响。“永恒祈愿”单元则展现出梅山文化圈民众进行造像供奉的基本动力和核心目的,就是为了个人和家庭

  此外,展厅现场设置的数字展示《楚巫掠影》,将数字影像内容与展览主题展标墙融合,并通过数字化动态影像制作、3D Mapping映射等技术形式,展现了丰富生动的主题影像内容,让观众沉浸在“梅山文化”的意象世界中。

  此次展览获得了2023年度国家文物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向公众免费展出一年。当天还举行了“梅山文化物质遗产保护与利用”学术研讨会,湖南博物院特邀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完)

  央视网消息:多家国际机构与投行的专家认为,中国宏观政策发力,将支持经济稳健复苏。

  日排队订单最高纪录

  迎新春、赏花灯。春节期间,河南商丘火神台灯展璀璨开启,20多组花灯扮靓夜空,流光溢彩。 20组主题花灯和3万多盏特色灯笼同时点亮,将城市夜空点缀得绚烂多彩。今年,灯会唱主角的依然是大型主题灯组,十二生肖、春满中原、年年有余等寓意美好的主题灯组。

  余票信息方面,截至1月27日,湖南、广东地区前往以下方向还有余票:湖南地区长沙南站至武汉、省内短途等方向尚有余票,长沙南至昆明、贵阳等方向有少量余票。广东地区广州南站至潮汕、长沙、武汉、贵阳、南宁等方向尚有余票,去往北京、上海、杭州等方向票额紧张;广州站去往上海、杭州等方向票额比较紧张,其余方向票源充足。(完)

  外婆说:“这里有100个土鸡蛋,带去。”舅妈说:“杀只鸡带去,家养的土鸡。”小姨说:“自己做的香肠,带去。”妈妈说:“家里的米粉,都带走。你肯定翻遍上海买不到。”这些我都一一拒绝。

  孩子们长大成人,独龙江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这里每年冬季都会被大雪封山,长达半年无法进出。近年来,随着公路隧道贯通、信息通信发展,独龙江乡交通畅达、网络通畅,不再因山高谷深而“遗世独立”。凭借当地独特的民族文化、生态资源,成为广大游客心驰神往的“人间秘境”。

黄峻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