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华裔青少年眼中的中国:传统与现代交织

来源: 三九养生堂
2024-06-24 21:03:26

  中新社太原6月24日电 (杨静)“第一次来到中国,‘打卡’山西古建,体验非遗文化,还感受到了快捷的城市交通和便捷的支付方式。”来自印度尼西亚的“00后”男孩吴本勋24日谈了自己对中国的初印象,“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织,很有意思。”

  当日,由山西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主办、山西中华文化学院承办的2024年华裔青少年探寻三晋之旅正在进行,来自印度尼西亚的20余位华裔青少年走进千年皇家园林晋祠、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等地,访古迹、尝美食、学非遗,寻迹三晋大地,收获属于自己的中国记忆。

  吴本勋一边游览一边拍照记录,“此行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了解,最期待去北京感受中国首都的魅力。”

  在华裔少女张志慧眼中,此次探寻三晋之旅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机会。她说,画国画、唱京剧、学武术;参观高科技企业,与机器人对话……从脚踏在中国的土地上时,就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中国气息。

  “在印尼时,经常在网络上看到针灸按摩、科普中医理论的视频。中医很神奇,未来希望有机会来中国学习,探索中医精髓,体会文化交融。”张志慧说。

  从小听爷爷讲中国的故事,17岁的少年石坚安心中便埋下了对中国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好奇与向往。在爷爷的建议下,石坚安选择了此次山西之行,渴望亲自“打卡”那些曾在父辈口中听闻的古老城市与传说。

  漫步在平遥古城的古城墙下,石坚安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繁华的古代市集之中。“古朴的街巷、传统的院落,以及街头巷尾流传着的民间故事都深深吸引着 我。”石坚安说。

  “文创雪糕很可爱,支付也很便捷,山西博物院里历史感与现代感交织。”石坚安一路拍视频、照片和家人朋友分享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还为他们带了晋侯鸟尊冰箱贴等文创纪念品,他希望有机会和家人再来中国旅游,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建设。(完)

  “以前,觉得列车员工作好简单,就是走来走去。现在才发现,这个岗位不容易。”陈柳燕说,10个小时,2000公里,方方面面,点点滴滴,事情很多,责任很大。

  作者 仇传刚 李敏

  中国天气网讯 大年初四(1月25日),北京天气以晴到多云为主,最高气温-3℃,将一整天处于速冻模式,持续低温预警生效中。明后天,新冷空气登场,北风在线,气温回升缓慢,公众出行仍需注意防寒保暖。

  这不禁让人想起总书记春节前夕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的无数瞬间:

  “戏比天大”,对于北京人艺的演员来说,来自于创作的压力和动力早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了。71年前,北京人艺成立时如此,现在,北京人艺再度出发,也如此。

  “想给在缅甸的家人买点礼物,也想给帮助过自己的中国朋友送上一份心意。”凯妮薇前不久感染新冠病毒,在同事的照料下已恢复健康。“高烧不退的那晚,行政主管和同事们一直守候我到凌晨4点。”凯妮薇说,共渡难关的经历让她永远难忘。

何光宗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