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醒文物里的神兽:“马踏飞燕”为啥不拍正面照

来源: 金融界
2024-06-29 11:51:00

  古代工匠,在一琢一磨、一凿一刻、一揉一捏、一笔一画中,把龙、虎、熊、马、骆驼、猪、狗等各种动物的形象留在了历史深处;同时,也把当时的社会、社会中的人、人的情感、信仰、审美都融入了他们的匠心之作。

  你见过 “马踏飞燕”的正面照吗

  汉代,马的雕塑和绘画都很多,这跟马的历史地位有关。那时不管是交通还是战争,都离不开马。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要建立丰功伟绩,更要有马来成全。然而,那么多马的雕像与绘画,人们却很少能看到马的正面像,为什么呢?让我们在博物馆里,一起找寻答案吧!

  甘肃省博物馆的青铜“马踏飞燕”,是镇馆之宝。这件文物出土于甘肃武威的东汉将军墓,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雷台汉墓。

  “马踏飞燕”,从侧面看,真是一匹雄健、灵动的骏马,它的每一个细节都那么完美,腾空而起的四足、脚下回望的鸟儿,仿佛在看,那匹马有没有追上我呀?

  这么完美的一匹骏马,当你慢慢绕到前面时,却是“三观尽毁”——你确定要成为这样的天马吗?这马如果不是来搞笑的,那就一定是内心住着一个顽皮的小孩。只见它侧歪着头,瞪着大眼,估计一半是白眼仁儿,张嘴大笑,露出一口雪白的大牙,仿佛得意地对脚下的鸟儿说:嘿嘿,受我一脚!

  “马踏飞燕”,是中国人独有的天马表现形式。西方的天马,一定要有翅膀,而我们只需要在马的脚下放上一只鸟,就很好地解决了天马的问题。鸟在空中飞,而马在鸟上,根据显而易见的空间关系,马当然是在天上了。我们的天马,是在鸟与马的关系中呈现的。

  “马踏飞燕”,其优美的造型,神奇的想象力,成就了它的辉煌。现在,它已成为中国旅游城市的标志。在很多城市,我们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它从遥远的历史深处跑来,从天边呼啸而过,告诉你无限的远方,有无尽的梦想与希望。

  两千年的小陶狗为什么像极了今天的宠物狗

  告别了战国的兵荒马乱,大汉盛世,一派祥和。就连狗狗,也变得蠢萌蠢萌的,一副打不还“爪”、骂不还“汪”的谦卑样儿。

  一件河南省博物院汉代绿釉陶狗,嘴角向下,尾巴卷曲上扬,紧贴后背,怎么看,都像一个小受气包。是怎样的似曾相识,让这只两千多年前的小陶狗毫无违和地穿越到了现代?仅仅是因为“怂”吗?不!那是一个时代的艺术气息——那样的质朴、纯真,如新生儿般的赤子之心,像极了现代的宠物狗,岁月静好,与世无争。

  汉代这种狗的用途,已不再是狩猎,而是看家护院,和如今很多地方农村养的中华田园犬一样。所以,当我们看到两千多年前一样的看家狗时,会有莫名的亲切感。在汉代,养狗主要是为了守门,尤其是守粮仓。彼时农耕经济迅猛发展,出现了很多真正意义上的“大户人家”。地主家余粮很多,这些余粮放入粮仓,而狗狗,就是粮仓的“门将”。

  汉代人坚信“事死如事生”的观念,流行厚葬。这种釉陶器是陪葬的冥器,也称为“明器”——“神明之器”。人类早期驯养的“六畜”,除了狗,其他“五畜”——猪、鸡、牛、羊、马,也都大量出现在明器里,尤其是猪和羊,更是成群结队地出现。

  汉代人相信,人死之后,会到另一个世界。而在另一个世界,富贵之家依然想享受这无尽的荣华。所以,他们会把人世间的一切享用,以各种方式带入另一个世界,釉陶器就是其中一种。

  汉代又“独尊儒术”,儒学昌盛,儒家强调的“重孝”观念盛行。“孝”的体现之一,就是厚葬——为长辈陪葬丰富的器物。这种“孝”文化里,也有表现与攀比的成分在。汉代这种厚葬的习俗,让这一时期的墓葬,成为盗墓者的首选。

  如果是没被过多盗扰的汉代大墓,它的出土文物数量和质量都非常惊人。比如,河北有满城汉墓、广东有南越王墓、湖南有马王堆汉墓……这件呆萌的汉代绿釉陶狗,是在河南出土。不知道它能否看家护院、守住粮仓?只是这个墓,它终究没有守住。

  “虎子”是怎么变成“马子”的

  这件威风凛凛的北燕虎形青铜器,学名叫“虎子”。“虎子”是溺器,通俗点说,就是尿壶。哎呀,用老虎做尿壶,估计这只老虎如果有灵,上翘的尾巴会瞬间耷拉下来,低下头——羞煞王矣。

  这件“虎子”出土于辽宁省北票市冯素弗墓,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有确切历史纪年的大墓。冯素弗是北燕皇帝冯跋之弟,当年和哥哥冯跋一起打天下,出生入死,居功甚伟。北燕建国,冯跋称帝,这个有勇有谋的弟弟,又辅佐了哥哥6年。

  史料记载,公元415年,冯素弗病故,归葬北票墓地,冯跋破例“七临之”。在弟弟的墓前,他涕泪长流,哭之甚恸,这在历史上是非常少见的。这件威风凛凛的“虎子”,出自冯素弗墓中,算是多少挽回了点面子。

  到了唐代,“虎子”继续使用。只是它不能再叫“虎子”了,因为要避唐太祖李虎的名讳,“虎子”改叫“马子”。我们今天用的“马桶”一词,即源于此。

  唐高祖李渊,唐朝开国皇帝,追封自己的爷爷——西魏名将、柱国公李虎为唐太祖。古代帝王的名字,多用生僻字,倒不是故意为难我们,恰恰相反,是为了方便广大人民群众。像清代雍正帝叫胤禛,嘉庆帝叫颙琰,名字虽不好念,但不给人民群众添麻烦。

  在唐代,不仅“虎子”不能叫“虎子”了,连老虎都改叫“大虫”。洛阳东边门户和重要关隘“虎牢关”改为“武牢关”;成语“管中窥虎”变成了“管中窥豹”;历史悠久的虎贲军也被废止了……

  在今天的博物馆里,不管是威风凛凛的青铜虎子,还是调皮可爱的陶瓷虎子,它们静卧于一隅,等你走近,再近,深吸一口气,叹然:还是那味儿啊——历史的味道!

  (作者系清华大学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

  12月初,无论是搜索平台还是电商平台,相关数据都显示用户对于抗原、布洛芬等防疫相关用品的高关注度。11月28日至12月4日,京东健康的抗原检测试剂盒成交额环比上周增长344%。百度健康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其中市民关注的热点药物连花清瘟相关的搜索量级从12月1日到12月8日一周内提升高达1100%,布洛芬相关搜索量也提升了895%。销售方面,百度健康商城连花清瘟等相关产品基本上架后便很快清空,销售量陡增,是同期的20倍。

  克鲁格曼搞混了消费增长与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这两个概念的差别。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与人们的真实生活毫不相关。例如,中非共和国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9.95%,而中国仅为54.3%。我们能就此判断中非共和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大大超过中国吗?或者,仅仅因为消费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超过中国,中国人就应该选择与美国相同的2%年均消费增长率,而不是本国的8.5%?与人民生活以及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是消费增速,而不是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

  与往年相比,徐成光表示,今年春运还会有货运需求大幅增加、一线人员感染风险较大的新特点。“往年的春运一般是‘客增货减’,今年春运疫情流行高峰陆续到来,各类医疗防疫物资、节日生活物资和今冬明春的能源、粮食等重点物资运输需求均会有较大增长”“春运期间人员流动密集,货运物流活动频繁,人流物流高效流动和疫情高峰交织叠加,交通运输一线从业人员大面积感染风险激增,保证客运服务不中断、货运物流不断链也面临较大压力”。

  2013年10月31日,林芝市波密县扎木镇至墨脱县城的扎墨公路终于贯通运营,成为通往墨脱的第一条交通要道。车辆和农用机械得以进入,孩子们可以乘车上学,病人也可以坐车去大医院,肩挑背扛的时代成为历史。

  记者从12306了解到,从近期已发售的车票来看,客流正在稳步回升,春运期间铁路旅游、探亲、务工等出行需求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春运期间,铁路部门将按照“充足安排、按需启动,响应快速、应急有备”原则,科学制定客车开行方案,节前高峰日安排开行旅客列车6077对,节后高峰日安排开行旅客列车6107对,最大客座能力较疫情前的2019年春运增长11%。同时,根据12306客票预售和候补数据,分析旅客出行规律,动态研判客流走势,梯次安排运力投放,实现运能和需求的精准匹配。

  据悉,百色—粤港澳大湾区集装箱班轮航线开通以及接下来的天天班运营,也是构建全新的港口供应链生态圈的重要举措,它将发货人、航运公司、物流公司、港口码头、收货人、第三方监管、金融等主体有效结合,促进门到门、端到端货物流通模式的发展,形成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相辅相成的生态圈。(完)

魏信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