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言道 | 新年第一课,习近平谈建设金融强国

来源: 杭州网
2024-06-27 22:55:27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与西方金融模式有本质区别。”

  1月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作出这一重要论述。

  “新年第一课”聚焦金融,意味深长。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牵一发而动全身。

  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

  何为金融强国?如何建设金融强国?在“新年第一课”上,习近平清晰阐释了金融强国的内涵和路径,进一步细绘了建设金融强国的“施工图”。

  何为金融强国?

  习近平强调,金融强国应当基于强大的经济基础,具有领先世界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同时具备一系列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即:

  拥有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

  习近平用“六个强大”勾勒出了金融强国应有的模样。

  如今,中国已经是金融大国,拥有全球最大的银行体系,第二大保险、股票和债券市场,但是离金融强国还有一定差距。

  正如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所指出的,要清醒看到,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有的还很突出。

  因此,必须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这样才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如何建设金融强国?

  建设金融强国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

  习近平强调,建设金 融强国需要长期努力,久久为功。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建立健全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多样化专业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这一重要论述,明确了金融强国建设的具体支撑点。这些体系的建立健全,如同四梁八柱一样,对金融强国的建设缺一不可。

  防控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习近平一直关注的重点。

  “切实把维护金融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出明确要求。

  此次“新年第一课”上,习近平再次明确要求“要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

  有锐度:“金融监管要 ‘长牙带刺’、有棱有角”;

  有广度:“实现金融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有力度:“严厉打击金融犯罪”;

  ……

  这些措施释放鲜明信号: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建设金融强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亦扮演重要角色。

  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在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后,习近平此次又鲜明提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首次提出。习近平如此阐释其内涵——

  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

  习近平以五个“不”字为金融系统划红线、明底线、筑防线。

  在“新年第一课”上,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建设金融强国,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也就有了更清晰的指引。

  |出品人:陈陆军

  |总监制:张明新

  |总策划:俞岚

  |策划:吴庆才

  |统筹:马学玲 阚枫

  |执笔:李金磊

  |校对:孙静波

  |视觉:徐洋

  |中国新闻网“习言道”工作室出品

  吴易昺认为,更小的一批年轻球员想的可能只是“我要怎么把网球打好”,但作为“过来人”,他坦言:“我觉得网球只是人生的一部分,这也是我目前思想转变很大的一点。网球并不是你们人生的全部,不要把脑筋钻死在这里面,这样很容易连败,很容易输了一场球以后就抬不起头,然后压力又很大。” (完)

  投资者信心低迷资金持续出逃

  订单量激增

  总体上,我国适老化改造仍处于起步阶段。除了资金来源,其他方面也面临挑战。“各地推进适老化改造,很多企业依靠自己的企业标准,于是造成了‘一企一标、一地一策’的现象,很多适老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参差不齐。”中国老龄协会政策研究部主任李志宏建议,在国家层面,实施更为细化的行业标准和强制标准,促进适老化改造标准化与规范化。

  田庆军说:“不能简单地认为自研部件就会降低成本。从整机商技术进步角度来看,平价时代,只有完全控制和理解风电机组从设计、验证、制造、运行的全过程,技术穿透风机产业链,才能获得更大的设计自由度,提供更优性价比、高可靠性的风机。”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未来我国极端降水增加幅度也将大于平均降水,且变率增强,降水更趋于极端化。未来我国平均集中降雨呈现期会从目前的50年一遇变为20年一遇;极端干旱事件将从目前的50年一遇变为32年一遇。另外,复合型极端事件发生的概率和风险还将持续增加。总体来说,受气候变化影响,小概率高影响事件将会更易出现,从而增加防范极端气候风险的挑战。

张绮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