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文昌铁锅摆“矩阵” 特色村宴话乡谊

来源: 格隆汇
2024-06-03 02:52:35

  中新社海南文昌4月2日电 题:侨乡 文昌铁锅摆“矩阵” 特色村

  中新社记者 符宇群

  又到一年清明时节,知名侨乡海南文昌迎来很多海外乡亲回乡祭祖。团聚之时,家乡的亲人会置办一场丰盛的宴席。此时,铁锅矩阵“村宴”就成为文昌乡间一道特色的风景,人们在热闹的宴席中叙亲情、话乡谊。

  “村宴”的场面热火朝天。椰子树下,十几口柴火土灶大铁锅依次排开,厨师们一人一锅忙碌开来。热锅下油,猛火快攻,备菜入锅,翻炒不断,香气与油烟散发,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特色乡土菜肴依次出锅。

  团聚之日,大席上的美味高度集中了文昌当地乡土特色,诸如“全家福”“文昌鸡”“醲肉”“脆皮乳猪”“红焖老羊”“八宝饭”等,以及丰俭由人的各式海鲜,不在话下。

  开席时,作为头盘菜端上餐桌的,一定是文昌人津津乐道的“全家福”。“全家福”食材用料多达二十余种,有五花肉、鱿鱼干、鲜虾仔、腊肠、猪肚、红萝卜、荷兰豆、菜花、芹菜、洋葱、黑木耳、腐竹等。

  “大盘盛得满满的,冒着尖,飘着热腾腾的香气。一眼望去,烩杂菜赤红金碧黑白,色味光鲜香气俱全。”文昌本土美食作家李子在其《风味文昌》一书中描绘这道文昌人味觉记忆深处的菜,“这一道‘全家福’,融合了团团圆圆,如意吉祥的幸福寓意,充满了喜气洋洋的淳朴的乡土气息。”

  “我堂叔是马来西亚侨胞,每次堂叔回到文昌,家族都会设宴席,20几桌肯定会有。”文昌本地大厨林道武说,文昌当地人素有“下南洋”的传统,村民大多有侨居在海外的亲戚,每年不少乡亲会返乡团聚。

  “文昌鸡”是海南四大名菜之首,白斩做法的文昌鸡肉质滑嫩、皮薄骨酥、肥而不腻,是不少海外侨胞牵肠挂肚的家乡味;“醲肉”用土灶、大铁锅和柴火焖炖而成,外皮连带肥腩入口,糯而香滑;脆皮烤乳猪选材于当地土家猪,烤制之前去骨,刚出炉皮脆肉嫩,唇齿留香。

  乡村师傅符致冠介绍,文昌三面临海,盛产各种海鲜,在龙楼镇一带的乡村宴席,常见大龙虾、膏蟹、鱼肚等菜式,而在侨胞居多的会文镇、迈号镇等,偏爱“咖喱芋”,由咖喱粉和椰子粉、牛奶调制而成的汤汁堪称一绝。

  为何文昌乡村宴席上会有“咖喱芋”?“有可能是侨胞返乡探亲,将东南亚地区的特色美食带回,当地人按本地饮食习惯加以改良后,成就了文昌这道特色菜。”符致冠说,当地人将华侨带回的咖喱与美味芋头结合,成为远离故乡的游子挥之不去的乡愁,不少侨胞回乡吃席都会指定这道菜。

  林道武告诉记者,文昌人讲究团圆,最爱热闹和相聚,每逢海外亲戚返乡、婚嫁、升学、公期等,当地家庭都会张罗宴席,款待亲朋好友。

  公期是当地人供奉神灵和先祖的重要时刻,有祈福平安之意。完成公期仪式后,“吃公期”是重头戏。家家户户宴请亲朋好友团聚,鞭炮声不绝于耳,热闹程度堪比春节。文昌龙楼镇航天社区居民黄瑜说,通常宾客们会携带礼物赴约而来,众人一起品尝当地美食、畅叙情谊,“公期”这一独特的印记和奇妙的味道,丰富了文昌人的味蕾与情感。

  “村宴”不仅是文昌人味觉记忆里的一抹亮色,更是文昌人情、民俗、风物的重要体现。(完)

  国际油价去年一度飙升至接近历史最高位,随后因俄罗斯供应的坚挺及经济放缓抑制需求(尤其在欧洲)而回落。包括高盛在内的多家华尔街大行预计,今年下半年油价可能被再度推高。

  为了提高职业素养,工作之余,他还会学习肃北县历史,了解肃北县文化,每次采访前,也会对采访内容进行深入调研。

  第二十六条 合作区应当借鉴国内国际先进经验,提升城市建设和运营管理水平,统筹推进污水管网、固废处理、信息基础、公共文化等公共设施的建设。

  吴明一团队长期致力于天然聚糖新药的研发。近期,他们瞄准伤口管理的临床需求,着手天然聚糖的纯化制备、结构解析、构效关系、药理活性以及成药性评价等基础研究,以期在天然来源的糖类创新药物的研发上取得新突破。

  为确保行业健康持续地高质量发展,两家协会联合倡议,影院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关于进一步规范电影贴片广告和映前广告管理的通知》等相关法律和规定,合理定价,良性竞争,正当盈利,自觉维护电影市场经营秩序。加强对放映质量的管理,严格执行放映技术标准,确保画面亮度、清晰度和音量等各项指标符合技术要求,为消费者提供高标准的视听体验保障。

  2022年12月1日拍摄的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一角(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程孝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