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不加“科技与狠活” 这座内蒙古“小庙”靠中药材致富

来源: 中青在线
2024-06-29 18:44:44

  中新网赤峰6月28日电 题:不加“科技与狠活” 这座内蒙古“小庙”靠中药材致富

  作者 杨程晨 景诗雁 张杨彬

  “合作社今天要给桔梗去皮,大家有空的,都可以来。”只需在微信群里吆喝一句,不一会儿,小庙子村农业合作社的院子就满满当当。年龄各异的“老师傅们”一人一个板凳,与旁边人聊着家常,手里的活儿却一点没停。像这样,村里80多岁的老人一天能挣200多元。

  这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小庙子村的赤峰宏都种植专业合作社。10多年前,小庙子村曾以胡萝卜种植闻名,但因种植胡萝卜受市场波动影响大,那时,村民们日子并不好过,每亩收入不足500元。

  全国人大代表、小庙子村党总支书记赵会杰回忆道,2009年,她刚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小庙子村被认为是“软弱涣散村”,全村没有一项主导产业,没有一座桥,没有一口机电井,也没有自来水。

  小庙子村所在的赤峰市有300多年的中药材种植历史,因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降水量低,这里适合多种名贵中药材生长,是全国重要的中蒙药材种植基地。

  小庙子村距离市区90公里,地处丘陵,人多地少、资源匮乏。2014年,在综合考察了诸多产业后,该村决定成立合作社,主要从事中药材种植与初加工。如今,土地亩均综合纯收入超5000元,10年间翻了10倍。

  “这还只是鲜货的收入,初加工后每亩收入更加可观。”赵会杰说,村民将收获的药材通过合作社初步加工后再流入市场,亩均收入能达万元。清洗、加工、烘干、晾晒……一到中药材收获的季节,这便成了村里最常见的景象。

  中药材销路怎么样?好卖吗?谈及销售情况,赵会杰信心满满。“好货不愁卖,酒香不怕巷子深。”她介绍,原生态的环境与绿色种植方式让当地药材品质被不少药厂认可,近年加工产品还通过采购商远销至韩国、日本等。“不加‘科技与狠活’,我们的产品全靠用心。”赵会杰说。

  靠着中药材种植与加工,小庙子村每年为1.8万多人次提供就业机会。“绝大多数是本村的就业人群。以前村里都是散户种植,靠天吃饭。如今土地租给农场,自己在农场打工,租金加工钱,收入稳定了。”村民贾耀利说。“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等民众聚在一起,大家劲儿往一处使。”赵会杰表示,合作社使大家成了一个整体,共同前进。

  赵会杰说,10年间,中药材种植品种从单一的桔梗,发展到牛膝、防风等20多种,种植面积也从2014年的500亩发展到今天超过3000亩。至于如何决定种植品种与数量,她介绍,合作社为农户提供市场行情、药厂需求的调研信息,“我们也不会‘牛不喝水强按头’,种植户会根据自身意愿综合判断,降低未来风险”。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发展产业也是一样的道理。”赵会杰表示,除了持续发展中药材产业,小庙子村还结合当地优越的自然环境、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背景、中药材种植基地等,打造集采摘、观光、休闲、科普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多元化的产业发展不仅让老百姓的 收入提高,也让他们有在家门口就业的更多选择。

  小庙子村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民族团结和睦的大家庭,满蒙汉一家亲的历史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间。清康熙东巡时,将他的女儿和硕温恪公主嫁给了位于现在小庙子村的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家族。赵会杰说,这段历史充分说明小庙子村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历史。(完)

  <strong>(新春走基层)村民变股东 重庆南岸放牛村1000余名村民喜分红</strong>

  海口市气象台13日04时58分发布大雾橙色预警信号,提示海口市市区、北部沿海地区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的雾且将持续,建议交通部门注意做好防范措施。

  据悉,铁路上海站当日增开至云贵、川渝等方向列车42列。从目前车票预售情况来看,当日该站前往长三角、江西、广东、津京、山东方向仍有部分余票,其余方向车票较为紧张。该站还将根据客流实际,精准实施“一日一图”,通过加开列车、动车组重联、普速列车加挂车厢等方式适时增加运力。

  <strong>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系列策划 <strong></strong></strong>

  工作任务中还包括设立全国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专项再贷款,支持其市场化参与行业重组并购,加快风险出清。在推动住房租赁市场建设方面,金融部门近期也将出台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相关文件,并设立1000亿元住房租赁贷款支持计划,支持部分城市试点市场化批量收购存量住房,扩大租赁住房供给。

  在加强和完善科技力量布局方面,深入实施科技创新“栽树工程”,推进合肥先进光源、空地一体量子精密测量实验设施、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等大科学装置建设,争创新的国家实验室(基地),力争新增全国重点实验室5家以上。坚持以基础研究引领应用研究,以应用研究倒逼基础研究,实施重大基础研究项目100项。推动百家知名高校院所企业在皖设立研发机构。(完)

郑镇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