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最强大脑”掀起科学涟漪

来源: 海外网
2024-06-02 14:18:40

  中新社上海11月8日电 题: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最强大脑”掀起科学涟漪

  中新社记者 王笈

  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以下简称“顶科论坛”)8日在上海落下帷幕。过去几天,滴水湖畔化作“科学殿堂”,来自全球的“最强大脑”们“坐而论道”,从前沿科技、科研范式、科创生态等维度展开头脑风暴,掀起了科学思想的层层涟漪。

  中国古语云: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本届顶科论坛上,多位科学家呼吁重视基础科学、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时间回到70年前,《自然》杂志发表了沃森和克里克关于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论文,这正是一个集众人之智、合众人之力的典型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在现场表示,“从富兰克林拍摄的DNA的X射线衍射照片,到多诺霍对氢键配对的修改建议等等,这些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成就了这个重要的历史贡献。”

  “当前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无论是全球健康危机、气候变化,还是地缘政治紧张局势,都是所有国家共同面临的挑战。”美国纽约科学院院长杜宁凯指出,科学合作是一座桥梁,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能促进不同国家间的理解和信任。“当科学家们能够齐心协力时,科学确实能给我们提供所需的知识和工具,帮助我们克服挑战,创造新的机遇。”

  构筑“天梯”,传承科学精神

  一面巨大的百位顶尖科学家照片墙竖立在论坛的会场2楼,照片墙前散布着5座半开放式的透明“太空舱”,为顶尖科学家、科研机构代表与青年科学家现场交流提供空间。有青年科学家感慨,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们聚在一起,随机、平等地相互交流,有时会产生新颖的想法,对自己确有启发。

  “我对青年科学家介绍的一种贴在皮肤上的可伸缩传感器很感兴趣。”“00后”Sci-Ter(科学青少年)陈思远告诉中新社记者,自己平时做过一些重金属离子检测方面的初步研究,参会期间看到了众多科学家们的不同思想和创新之处,也感受到了来自顶尖科学家的关心和鼓励。

  “我已经76岁了,我能感受到你们对于我们的未来是至关重要的。”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斯坦福大学结构生物学教授迈 克尔·莱维特在论坛现场“对话”Sci-Ter时表示,“你们要引导我们这些‘老年人’,你们能够比我们做得更好,因为你们有宏伟的梦想、有很多新的想法,你们会作出杰出的

  创新之城,彰显“科学浓度”

  今年是该论坛首次全程在上海临港新片区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永久会址召开,全面启用会址内的会议会展中心、临港科技智慧图书馆等。300余位中外科学家“脑力激荡”,让此处的“科学浓度”持续走高。

  首次引入的联合主席制,也让本届论坛的“科学属性”进一步加深。论坛邀请领域内具有顶尖专业水准的中外科学家担任此职,包括诺贝尔奖得主、中国两院院士等在内的20余位科学家亲自参与了论坛策划和筹备的各项工作。

  国内(不含港澳台地区)客运航班每周数量仅同比微增2.41%,而国际客运航班数量同比翻番。在冬春新航季,国内外航司每周安排客运航班840班,也就是420个往返航班,同比2021/22年冬春航季增长105.9%。

  “要想把地里的收入再拉一拉,抬一抬,就得种好米,要种市场上受欢迎的米。”李先磊4年前成立合作社之初就萌生出发展订单农业的想法。湖南洞庭春米业有限公司是当地一家以粮食收购、加工销售为主的企业,经营订单种植,优质稻产业基地超60万亩,这对于李先磊来说如同“瞌睡遇上了枕头”,双方一拍即合,李先磊带领合作社的50多位农户做起了订单种植。“公司提供的种子,按照统一的技术规范种稻,产量高,米质也好,公司以每斤高于市场价0.02元的价格收购大米,每亩地的收入比之前要多出200元。”李先磊说。

  今后几天,南方这种升温的势头还会继续,气温偏高幅度也会越来越明显,11日前后暖热程度达到鼎盛。比如武汉,11日最高气温27℃、长沙31℃,如果实现,将挑战或打破当地同期最暖纪录。

  “国际航线数量有所增加,但与疫情前正常时期相比相差较大,且航司会根据市场情况酌情调整。”从需求侧来看,李晓津认为,对旅客而言,应该有很大的市场需求没有满足,包括商务、旅游和探亲访友等,随着运输量的增加,机票价格有望稳中有降,但整体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

  站前街24小时暖心服务热线:站前街道侨苑社区,电话:36234147、19966232339、19966232343;站前街道陈岗社区:86669997、19966232356,19966232353;站前街道流花社区:86433179、19966232340、19966232330;医疗服务电话:13640734535。

  截至11月8日24时,“0909”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4例、无症状感染者1359例。累计治愈出院确诊病例19例,解除隔离无症状感染者626例。现有确诊病例35例、无症状感染者733例,均在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或隔离医学观察。

林晓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