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志愿”服务上线,“焦虑贩子”还能收割吗?

来源: 台海网
2024-06-20 06:20:18

  胡欣红

  高考帷幕落下之后,如何填报志愿成了公众关注的话题。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首次推出的“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近日正式上线,迅速引发舆论热议。据悉,该平台集成海量数据,详尽的专业库、院校库、就业前景等,免费向千万考生开放使用。同时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职业心理测评,帮助考生更好了解自己的专业和职业倾向。

  “七分考,三分报”,选择什么样的专业与学校,与高考成绩一样影响着人生路途。志愿填报,讲起来无非就是基于分数排名,按照兴趣爱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高校。道理虽然很简单,但做起来却殊非易事。

  志愿填报市场的火热,折射了考生和家长的“刚需”。说白了,高考志愿填报本质上就是一门信息差生意,相关机构主要就是在职业心理测评和院校信息方面给考生和家长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并没有什么“专业秘笈”可言。

  相比之下,教育部力推的“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不仅免费,而且数据更全面、更精准、更权威。具体而言,该系统依据往年录取情况,根据考生高考成绩(位次),按照“冲稳保”的填报原则,结合心理测评结果,个性化生成志愿参考建议,展示录取情况、专业满意度、就业去向等全方位数据。考生和家长只要一键登录,很多原本困扰不已的问题,基本上可以迎刃而解。所以说,“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近日正式上线,某些网红大V和社会机构要想继续通过制造、贩卖“志愿焦虑”收割流量和“焦虑税”,就没那么容易了。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长怀进鹏介绍了数字化在教育系统的应用,此次上线的“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正是对这一理念的践行。此举解决了信息不平等问题,给广大考生和家长提供了便利,可满足考生和家长的基础诉求,缓解考生和家长的志愿焦虑。学校和老师应该采取积极举措,与教育部门一道做好志愿填报服务工作。在这方面,不同的学校存在较大差别,有的学校做得比较细致到位,考生和家长的疑问基本可以得到有效回应,而有的学校则比较粗放模糊,亟待改进和提升。

  “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上线虽然可以有效缓解志愿焦虑,但也并非万能。无论是院校信息还是专业职业心理测评,都只能作为参考,尤其是后者,更要看到人的心理、性格等都是多维和动态变化的,很难实现精准测量。更何况,即便参考数据十分精准,但填志愿时主要是考虑不“浪费”分数,还是从“心”出发兴趣至上 ,需要考生和家长权衡考量

室外寒风呼啸,气温很低

  柳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韦永祥在会上介绍,柳州市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其治水难点主要在于工业企业多,治理任务重;跨界河流多,治理难度大;农业面源污染日益显现。

  声明称,世卫组织突发事件委员会于1月27日召开新冠疫情第十四次会议,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采纳该委员会建议,并于30日宣布新冠疫情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此前,股市经历三年结构性牛市,债市整体表现较强,“固收+”产品业绩表现优秀,规模急剧扩张,发展处于顺风期。

  跟父辈相比,王勇的龙头有所不同,“龙腮的形态做了改变,龙身颜色更丰富,有渐变色,想要眼睛发亮的效果可在龙眼处放手电筒。”时代在变,一代代扎龙艺人也在传统工艺上做了不少创新,2023年王勇也新制了一款“小小小龙”,供孩子们随手举着玩耍。

  <strong>【赏析】</strong>

沈介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