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新闻所测评“青少年模式” 抖音优酷爱奇艺位居前三

来源: 人民网
2024-06-05 16:18:29

免费污片软件「すごくってどれくらい」  随着各地学校陆续开学,校园疫情防控日益受到关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日前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其中《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没有疫情的学校开展正常的线下教学活动,加强开学前及返校后健康监测。学校要提醒督促师生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时,不带病到校工作或学习。如检测结果确认感染病毒,须如实报告学校,延迟返校。师生返校后连续7天开展健康监测,尽量减少聚集性活动。iR5xE-mwRotFYzfA8QS1g0Cq2a-社科院新闻所测评“青少年模式” 抖音优酷爱奇艺位居前三

  自2018年各互联网平台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以来,“青少年模式”成为平台的标准配置,帮助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安全地探索知识、学习技能,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全面深入了解“青少年模式”的实施情况并提出发展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对未成年人常用的12个平台的防沉迷系统展开测评,并于5月28日发布《互联网平台青少年模式测评报告》(下称《报告》)。测评显示,抖音“青少年模式”的保护效果居首。《报告》指出,让“青少年模式”发挥使用效果既需要平台的投入,也需要家庭、学校为未成年人做好用网示范,帮助其培养健康上网习惯,各界协同才能提升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效能。

  《报告》将青少年模式的核心要素概括为安全守护力、内容定制力、技术防御力3个一级指标,并进一步细化为11个二级指标和27个三级指标,据此对12个平台进行了综合测评,包括微博、QQ、抖音、快手、视频号、小红书、哔哩哔哩、豆瓣、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视频和芒果TV。从总分来看,抖音、优酷视频、爱奇艺表现最佳。

  在“安全守护力”指标中,抖音、爱奇艺和微博名列前三。此指标评估青少年模式下用户隐私安全、消费安全和社交安全的情况,包括陌生人能否访问用户个人信息,平台是否限制用户开启同城定位,是否禁止用户充值、打赏、购买进行消费,是否限制用户与陌生人建立如直播、互相关注、发私信等双向社交关系。

  《报告》也强调,“安全守护力”不等于削弱未成年人的用网体验,而是要在屏蔽不良信息、杜绝社交隐患等保障未成年人用网安全的情况下,允许他们在网络空间里自由探索和表达。例如,在抖音“青少年模式”下,用户可以进行语音搜索、文字搜索或进行点赞、收藏、转发,也能单向“订阅”感兴趣的创作者,却不必与陌生人建立社交联系。

  在“内容定制力”指标中,优酷视频、抖音、爱奇艺表现最佳。此指标评估青少年模式下内容的分龄分级分类能否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包括平台是否允许用户根据年龄、性别、兴趣和教育阶段调节推荐信息流,是否提供专门的知识分区或合集方便用户系统学习感兴趣的内容等。

  知识类短视频为青少年科普开启了新的方向。公开数据显示,抖音平台上面向青少年的科普类创作者已达数万人;2023年,抖音青少年观看热门科普视频次数较去年提升1倍,泛知识内容最受欢迎;用户可调整科学科普、人文历史、绘本儿歌等15类内容的推送偏好,并能在“发现”页面自主探索“院士说”“走进太空”“动物世界”等专属频道。《报告》认为,“有用”的“青少年模式”能帮助青少年拓展视野和开拓兴趣,短视频平台提供的专业知识以及生活常识、生活技能和科学原理等“泛知识”,正在成为家庭和学校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

  在“技术防御力”指标中,抖音、哔哩哔哩、优酷视频得分最高。此指标评估青少年模式下启用和防止破解的操作难度,包括平台是否强制弹窗引导用户进入青少年模式、是否设立退出防范机制防止破解、是否有“时间锁”等使用时长管理工具等。测评显示,抖音自动为14岁以下的实名认证用户开启“青少年模式”,并防止他们通过卸载重装或更换登录设备绕过此模式。

  《报告》特别强调,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第一环境,孩子用网习惯容易受到家庭环境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报告》对多位家长调研访谈发现,家庭关系融洽、亲子相处时间多、对“青少年模式”了解多、上网习惯良好的家长更容易培养起孩子健康的用网习惯。家长应采取榜样引导、合理介入、信息共享等方式对未 成年人的网络使用进行辅导和管理,用“青少年模式”激发未成年人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意愿,以实现“学习”与“休闲”的平衡,引导未成年人形成健康上网、合理用网习惯。

  <strong>会议网上来开</strong>

  大年初一,比拉和妻子带着3个孩子来到位于越秀区北京路步行街的越秀西湖花市。曾经因为新冠疫情停办的花市今年重新开张迎客,让一家人兴奋不已。花市里人头攒动,各色鲜花琳琅满目,各种年俗产品让人眼花缭乱。一家人在花市里逛了又逛,比拉买了画有花鸟的年画,“回家挂在客厅里,很有过年的气氛。”

  香港特区政府估计,今年会有超过250项会议和展览活动在港举行,将吸引数以十万计的商务旅客前往香港。香港商界人士指出,随着全面通关、香港经济逐步复苏,海外投资在香港的投入将增加,内地企业在香港的融资、出海贸易等需求也会迅速抬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